河南小伙 在德国做了设计总监:一切就像是电影

46|0评论|16081人气|2收藏|2020-05-14 15:08:18

这是疯人院有屎以来第二长文章

这么长,不适合在 朋友圈看和传播

但抵不过好内容和励志剧情

大家挤挤时间,挺值得认真一读


吴亚昊


出生于河南驻马店

现任奥美德国数字互动部艺术总监

青年学生时期为赴日深造动画学习日语三年

期间参加了一个德国教授的交流讲座后

对徳式设计及西方艺术理念有了浓烈的兴趣

毕业后他以面试第一的成绩

来到了现代艺术与设计发源地

德国原包豪斯设计学院深造

在包豪斯的日子

他有幸师从奔驰Smart品牌设计师

亚历山大教授(Prof. Alejandro Lecuna)

系统学习了工业设计及品牌塑造的哲学思路及设计手法

毕业后他作为数字化艺术总监加入奥美德国总部

期间参与了雀巢全球,德意志铁路

美国运通,拜仁集团等

众多客户的国际化品牌战略及用户体验设计

他坚信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应首先充分考虑商业需求

进而最大化提升用户体验

最终运用有效设计方案解决核心问题

除此以外

如何与不同背景的客户深度沟通合作也非常重要

最好的学习是旅行

去参加不同的国际设计展

面对面的与顶级设计师们的畅所欲言

这些都是很好的自我提升手段

工作之余

亚昊也收到多所设计学院的邀请

为年轻设计师分享商业一线的实战案例




大家好,我是亚昊!院长给我布置此次任务的时候,当时的我还坐在工作室里,没顾上吃午饭饥肠辘辘的调整一个动画曲线。

法兰克福的春季最为迷人,窗外大块的白云涌动着。

(柏林时间16:28=北京时间23:28)

“在?”院长问我。

“在呢,有好事?”

“整理份关于你自己的资料给我,方便不?”

“可以啊。我之前有一套,您看看行不行?”

“挺好,有文本吗?再给些作品。”

“我回头整理一下。”

“等你。”

这一等就到了夏天。

“回头资料整理给我。”时隔两个半月后,院长以不容置疑的语气给我留言。

“好,我抓紧写。您快睡吧,国内不早了。” 我笑着哭。

就这样,因为我的许诺,院长的认真,有了此文。

法兰克福(吴亚昊摄)




第二个儿子的出生

原本我不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的父亲十六岁离开家乡入伍。当时火车皮拉着稚嫩的面孔们一路向南。在每到一处,卸下一部分新兵娃娃后继续呼啸而行。三天两夜后,父亲从火车皮下来,他来到了湖南省株洲市某军区做通讯兵。负重拉练,架电线杆,日常劳动,部队就像一个大熔炉,把一张张稚嫩的脸锻造成坚强意志的军人。期间家里给他介绍了娃娃亲,但是他并没有听从家里的安排,直到有一天遇到了我的母亲,从此两人一直磕磕绊绊走过大半生。我的母亲从小要强,爱学习。上中学时冬天大雪封路,姥姥怕母亲掉进冰窟窿里,偷偷把母亲的棉鞋藏起来不让她去学校。倔强的母亲硬是光着脚走十公里雪地到学校上课。这样一种不顾一切对于知识的渴望,支撑着她克服了刺骨的冰寒。我的父亲退伍后回到了家乡参与建设。母亲在中学教授数学、化学与物理课。全国恢复高考后,她报名参加考试。成绩好却落榜,原因是当时的高考评选标准是参加学生运动的白卷考生受欢迎,考得好反而说明没有积极参与运动。第二年她继续考,最终被当时国家巡视组的专家发现并推荐,最终被郑州大学录取,主修文学与俄语。父亲因为参军的经历及发奋的复习,被河南大学政治系录取。两个人在年轻时代互相角逐,生怕落后对方。毕业后一起来到中原小城驻马店安家并生下了我的长兄。九十年代的驻马店,母亲任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这时她怀上了我。风尖浪口的职位,她必须做出选择:要工作还是要孩子。母亲的选择理由很简单:从漫长人生的角度去看,再好的工作总有一天会结束,孩子却是一辈子的。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作出清晰有力的选择,这种力量对我影响至深。

 

三次高考

从小喜欢文学与艺术的我,按照家人的期望进入理科班学习。第一年高考,严重偏科的我,英语成绩将近满分,数理化三门加在一起却不足其中一门单科成绩。七月的家里,母亲坐在阳台翻阅厚厚的高校招生手册,找来找去却没有我能上的学校。

“你打算怎么办?你以后想干吗?”母亲平静的问我。

“我想画画。”

于是终于家里允许我按照自己的兴趣,理转文,进画室强化,再一次走进考场。第二年的成绩让人惊喜。我选报了一个很有名气的高校。就在我热切的盼望通知书时,却是收获了一盆冷水:虽然我的成绩远超校方分数线,但是招生名额已满。我经历过第二次高考的体会:人生很多事情,除了努力提高成绩,还需要一点点运气。但无论如何不可否定自己。“儿子你不要着急。只要你愿意,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我们陪着你,总有一天你会成功。”我的父母这样告诉我。再战一年,第三次高考我的成绩再一次飙升,省内的高校可以随便挑选。这一次我不在追逐大家认定的超级名校光环,而是认真了解专业方向特点-只有适合我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做设计何尝不是这样?)在多方考察清楚后,最终我以总分前三的成绩进入了我的母校河南工业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学习。在这里的四年里,除了设计专业技能的学习,我还进入校广播站主持节目,后来发展为每年主持五万人的大型创意晚会,最终进入学生会主席团。那时的我,从未想过毕业后的未来。某天午后,我的一名恩师叫住我:“亚昊,每天不要只在学校忙,眼光要看外面。”“外面?”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个词的含义。纵观近代设计史,欧美和日韩一直引领潮流。想要真正掌握原汁原味的设计思维就要尽可能近距离去接触这些设计发源地。从大二开始,家人就鼓励我毕业去日本留学。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在日语学习班中度过。那时的我独自住在家里还未装修好的毛坯房里,每天一早去上课,直到下午放学回家吃顺路买的西瓜,写日语作业,然后倒头就睡。虽然辛苦但内心收获满满。三年光阴,我的日语听说写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就在我一心琢磨应该报考京都艺术大学还是武藏野大学时,人生道路再次峰回路转。大三刚开学,一位德国教授来访,在学校大礼堂里给我们娓娓道来现代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包豪斯设计理念。讲座后我明确的决定:我要去德国包豪斯,去现代艺术的发源地亲自体会世界设计史上的精髓。

 

吴亚昊作品


青岛面试

在讲座后我便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留德申请。其中包括个人作品集设计及制作,雅思强化考试班及各种繁复的申请材料。我花了大量心思反复改进自己的作品集,并找了当时关系要好的老师跟正在德国留学的师姐反复审核。他们都给我了很多有效建议。总结为最重要的两点:1 整个体量要少而精,整体控制在20页以内A3+尺寸。2 整体视觉要能够瞬间“秒杀”读者,要有大家风范扑面而来的感觉。最后定稿后,我找到之前做学生作业经常去的一家最好的印刷公司(郑州金麒麟,时隔十年我仍清晰记得它家名字),硬皮纯白色封面上是我细腻的手绘。其实自学生时代以来,无论我做再小的设计,到了最终的制作呈现阶段,我都会不惜代价用现有条件作出最完美的细节。这花费了我大量时间跟开销,但正是花费巨大,才反过来推动前期设计的完美程度。正是如此,对于自己这本申德作品集,我相当自信。临近毕业季六月份中旬德国教授一行飞到青岛直接进行面试并将现场宣布成绩。我心里很清楚,这将是一个全面考察学生设计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的综合测试(和后来进入商业一线做设计,带领团队与客户阐述创意策略,这大概是最早迈出的一步)。父亲与我一起提前一天赶往青岛的7天连锁酒店住下。那一年的包豪斯学院只招收三个专业方向:建筑设计,综合设计,古建筑设计。而我的目标自然是综合专业(Integrated Design)。由于北京的暴雨,当年的网友戏称“去北京看海”。教授的航班无法降落而延误,导致面试时间也推迟一天进行。面试现场是在青岛海景酒店的咖啡厅。三个德国教授来了二话不说,各就各位,面试正式开始。第一次见到Neubert教授的感觉,日尔曼人个子好高啊。(后来在德国生活久了渐渐了解不是每个人都个子高)。我大步走上前,他站起来,俩人握了握手坐下来。我伸手递给他作品集。他没有打开看而是直接压在手臂下说:“OK,跟我聊一聊你自己吧?”我就开始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专业及特长。

“你为什么想来德国学习呢?”

”“欧洲是现代设计的发源地,而德国处于欧洲的心脏。我想要寻找一种方法能够持久的想出创意,而不是依靠一时的突发灵感。(后来在包豪斯我开始接触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设计方法论“design solution”以及社会设计“social design”)。”

“那你怎么看中国的设计?”

“中国是个伟大而历史悠久的国家。(读者不要笑,当你同国际友人聊天,会油然而起爱国之情。)但是有时候可能因为我们生活在这里文化太悠久了,传统导致模式化,很难做到设计上的多样化。比如这次北京大雨造成的水灾,除了城市的排水系统体量跟不上城市框架以外,跟城市的地理位置关系也很大。把北京的降雨量拿到青岛,就会直接排进海里,根本不会造成此行航班的延误。既然北京有很古老的建筑群,能否顺着这些建筑群风格专门改进排水系统?” 教授显然被我提到的北京大雨所吸引。我俩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面试的最后,他问道:“你对我们学校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请一定录取我综合设计专业。因为我就是专程为这个专业而来。不然贵校就不要考虑我,我不会同意调剂。”他乐呵呵的说:“好,我收到。但是具体是否录取你,我还要征求综合设计专业主教授的意见。”后来我才知道自己有多走运。面试我的Neubert教授正是我们设计系的院长,遇到我这样的偏执狂学生反而非常欣赏。综合设计专业在全中国只招了两个学生,而我是青岛考点唯一被录取的那一个。面试完毕后我们所有学生走出来,留下教授们在一起讨论打分成绩。父亲看着我说:“你跟教授吵架了?我在外面看你们俩个互相边吵边激烈的比划。”我吃了一惊:“真的吗?那是我们俩聊的太投机了!” 15分钟后,现场宣布成绩。念到我的名字跟分数,我自己都跟着吃了一惊,全场第一。虽然我准备的非常充分,但也没有想过可以在短短四十分钟内被德方教授如此认可。可以说,这一次的经历也使我对于德国人的做事方式有了最初的了解:直接,坦率,务实。晚上,我同父亲去德国风情街简单吃了些凉菜,喝了当地特产鲜啤,走在夏季夜晚海边的沙滩上,微醺的脸上吹一吹风。这个德式城市是我的福地。接下来经过难熬的两个星期的等待,我的主教授亚里昂德对我进行了第二次网络面试。(德国专业教授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更为准确的说,这次面试主要考察是否与校方反馈的现场面试信息属实。我俩愉快的聊了各自的想法。看得出主教授对于我很满意,意犹未尽的跟我讲很多关于在德国学习生活情况。

 

吴亚昊作品


包豪斯时期

在包豪斯的经历和收获,长的可以专门写一本书。但简要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切以商业一线为准的定位

包豪斯最早提出设计师不只是完成设计流程,同样要参与生产制作环节。这是一个厉害/要命的设计教育革新(粗暴地比喻就是设计学院+蓝翔技校)。而在其不断发展后的今天,我总结为:它只为培养一流国际化的设计人才。在商业设计领域里,就拿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公司来说。它拥有对于整个上游供应链,下游加工生产线的绝对控制权。一个成熟的设计师不可以只是画好草稿,做好设计,而必须对所有从材料采购到最终到用户的过程都吃透。当然其中优质的设计水准也是基本功。在这样一所教学定位与实际商业无缝链接的学校里锻造,设计能力自然很强。为什么我在强调“顶级商业设计”?因为从顶级设计出发,在最开始的创意阶段,不需要考虑资金、设备各种现实条件限制。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创意本身。而生产成本可以通过后期的量产及技术革新得到解决。这也体现出德国设计制造的定位:靠内在品质提升产品附加值而非价格战。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两者并没有所谓的对错,中国制造就是靠着强有力的低廉制造成本迎头赶上,成功实现“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历史上的德国制造也是劣质仿冒品的代名词。正是作为人口只有八千万的德国,最终发现这样无法长久持续的发展,只有也只能靠高品质来提升国际竞争力。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去德累斯顿考察,教授带领我们去参观飞利浦OLED研发基地。一个像是折纸般轻薄的台灯设计,采用纯碳纤维打造,每个制造成本达到一千欧元。这也是最为颠覆我对于台灯的价值理解。但是细看其设计,真的是巧夺天空,流畅的线条没有一丝的冗余。手指轻触顶部部分,薄薄的OLED灯就会呼吸般的点亮。放在桌子上老远望去,就是一块叹为观止的雕塑。

在包豪斯时

进工厂加工制作

在进入包豪斯的第一学期,除了日常的设计课程外,我们作为学徒进入学校的木工厂与金属工厂进行专业培训并获得操作资格证。工厂师傅亲自手把手教我们如何规范的操作各种机床,机器加工出自己想要的设计成品。其实加工制作的阶段也是反复检验、打磨设计稿的重要手段。很多设计阶段没有想到的问题,在这个时期,统统都冒出来了。如实际的人机比例问题,部件间如何咬合在一起,受力部分的支撑强度是否足够?人手接触的部分舒服吗?以上这些问题都解决后,最后的一个问题-跟最初的设计稿相比,除了解决实际使用性,美学上它还漂亮吗?制作阶段要求设计师做动态的各个点的调整,最终达到总体的平衡。在模型制作完成后,还要进行实际测试,把所有的收获及不足都记录下来方便日后改进。这才算是一个设计的基本完成。每次进工厂,带好耳机和防护镜,打开吸气回收废渣装置,进行切割或是打磨。中间累了就关闭机器歇一歇。有一个细节:工厂里会播放各种古典音乐(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量接触西方古典乐,最爱Wiener Blut, Walzer, Op.354)。在工厂里干活,古典乐特别能舒缓机器切割的刺耳噪音,给人一种放松感。这也是考虑到心理学及声音共振。一天下来,离开工厂时,清理现场,整理操作台,把使用完的工具整整齐齐放回去。用高压气Qiang把身上的碎末吸掉,这才精神气爽的走出工厂。每次我都会和同学在工厂门口的石台上坐一会,聊一下一天的收获,看着不远处的设计主楼在夜幕下灯火通明,最后心满意足的回家。其实对于一个平面设计出身的我来说,画工业设计图并实际进工厂做模型,最终进行测试,整个过程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综合性的训练体系及学校为我们配备了完整的创作条件(木工厂和金属工厂),学生可以自由的制作自己的设计作品。遇到具体的加工技术问题,还可以随时请教工厂师傅,最终积累大量的实际经验。直到我毕业后进入广告公司,我一直都很怀念在这里能够跳出设计草稿,亲自动手去打磨、修正作品的过程。也就是今天我们经常讲到的“工匠精神”。

吴亚昊作品


充分学习并使用外语

翻译成中文的设计案例是有限而滞后的。为了掌握第一手原版资料就必须国际化。国际化的基础条件是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请激动的同学镇定一下)对于日常生活并不会经常遇到的英语/日语/德语的学习,我也是伴随成长的道路一步步逼自己掌握。“不同的语言背后,其实是不同的思维模式。”每当我对于外语学习抓狂/愤怒/失望时,我长兄曾经为了鼓励我,这样跟我说。此话不假,于是洗把脸再次坐下来耐心去学。想要拥有一个国际化视角(或者说,在德国做设计师你不得不国际化),就必须了解几个主流文化背后的的不同心理特点。就拿德语来说,die Schuhe是鞋的意思,die Handschuhe(手+鞋)表示手套。到底是脚套与手套,还是脚鞋与手鞋,倒不是重点。而是这种脚跟手的平等关系很有徳式思维特点。我的英语也是逼出来的。特别是在接触德语的阴、阳、中性后,我更加感到学习英文的“轻松美妙”。在三次高考里,我的英文成绩都如异军突起,甚至在来德国前,我还专门参加了雅思强化班来巩固。我以为我的英文足够好了(或者说足够用了),这个想法直到在来到德国上课时破碎掉。第一次上设计史课,我吃力的听着教授老头以夹杂着德语口音的英文侃侃而谈,但却不知道他到底在讲什么。更不要提其中的人名,事件时间线(Timeline)了。直到教授留课后作业,我都不清楚作业是什么。是的,现实中语言活学活用的巨大差距就是这么无情。勤能补拙,我只有课后再去找英语为母语的同学,问清楚记下来。当时回到家躺在床上。想想刚来德国时的喜悦已经被眼前的语言难关一扫而光。脑子里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来德国?思考过后,我决定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全力以赴去克服语言的障碍。如果三个月后仍然无任何改进,就收拾行李买机票回国。人的适应能力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强大。实际上只过了一个半月,我就很快融入了英文+德语的大环境,甚至做梦都是讲英文。人只有破釜沉舟逼自己一把,才可以快速变强。

“在座的同学们,从今开始,无论你们去哪里工作、生活,切记为师的忠告:最重要的设计生存法则就是永远坚持对于创作/工艺/品质的追求。”在我们的毕业典礼上,当年来中国面试我的设计学院院长Neubert教授这样结束了他的讲话。关于包豪斯时期的收获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以上只是我自己认为意识层次最重要的部分。

 

吴亚昊作品


找工作

两年高强度的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后,我邀请父母来德国探亲。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行从北欧的丹麦,瑞典,挪威,芬兰辗转南下法国,意大利,荷兰。走马观花的游览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记得在芬兰赫尔辛基的港口面朝一望无际的波罗的海时,母亲感叹地说,很欣慰当年选择生下我,如今我带着他们游历欧洲。三个月的时间里,我的父母通过实地生活也对德国及欧洲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从刚到德国去哪里都需要我带路,到后来早上我醒来,俩人已经出门遛弯了。再往后,他们就开始独自逛街去超市买菜,不会德语靠比划也可以满载而归。这种快速的独立融入程度令人赞叹。时光飞逝,在送父母回国的机场里,原本愉快的家庭气氛却再一次结束在我与母亲的争执里。

“亚昊,按照最开始家里的期望,你已经成功完成学业,回家吧。”母亲语重心长的跟我说。“德国虽好,但咱们的祖先不在这里,你如何能够在这里长久的工作生存?” 面对家人的爱与不理解,以及自己也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我再一次面临人生中的艰难抉择。泰戈尔的飞鸟集里有一句:I can not choose the best. The best chooses me. (我不能选择最好的,是最好的选择我。)在机遇降临前,你必须清楚的过好每一天,时刻准备着。那是一段异常艰难的日子。从德国高校毕业后直接回国并不比国内毕业生有太多优势。而国内高校招收老师通常要求博士文凭或是丰富的履历。我相信每一个毕业生都会面临这个人生中的关键时刻。我问自己:“如果在德国找工作或申博失败,我会死吗?”显然不会。只要想回祖国,随时买张机票就可以出发。为什么不挑战一下自己?于是我选择了一个只有我自己坚信的方向:一边写申博选题,一边申请德国境内的工作。那时我正好读到中岛孝志写的《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一书。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我把自己每天的生活按照书中的建议分为三大块,每块8个小时。4点钟起床,4点至12点(8个小时)洗漱,阅读文献,早饭,写研究开题报告;12点至20点(8个小时),午饭,查找博士招生信息,回复往来邮件,去健身房健身(正面推举,腹部力量,整体协调训练),晚饭; 20点至4点(8个小时)洗漱,休息。“你是黑暗中的泳者,不知道离岸有多远,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拼命的游。”从九月中旬开始直到来年的二月底我幸运的收到奥美德国总部的offer,六个月里我一直坚持这种僧人般的生活作息方式。最直接的收获就是攒下关于商业新媒体领域大量的外文阅读笔记以及写作,T字形的体型以及大量的申博被拒信。也是从那一年的农历新年开始,我没有回国过过新年。后来我得知的一个细节:年夜饭的餐桌上我的长兄指着特地空出来的一个座位跟碗筷,对母亲说:“妈,虽然我弟在德国没回来,但是这个座位是留给他的。”母亲听完哭着走出去。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正是有了家人的大量牺牲,才得以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勇往直前。

 

吴亚昊父母在德国


奥美时期

在我埋头厚积薄发的时期,来自奥美公司的面试电话就这样响起。我不加犹豫的答应下来,带着车票跟一行李的作品集,来到法兰克福。面试现场,我把能够展现自己的设计作品实物整整齐齐的摆满一整张桌子,其中有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手绘作品,摄影创作,甚至是为申请博士准备的调研及设计报告。加上清晰简练的创作介绍,两位面试官被深深的震撼,现场说我们需要你。直到多年后再聊起那天的面试,已是我好朋友的Klaus说那是他参加过的最精彩的一次面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进入奥美工作的经历相当于我读了一个没有文凭的博士学位。印象深刻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好设计,好品味

剥去表面的绚丽/激情视觉/冲击力,设计的本质应该经得住深思与推敲:“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背后的意义是什么?需要传递的信息还可以更加简练吗?客户满意了,可是受众会喜欢吗?”能够坚持以这些问题考量一个设计项目并从头到尾的保持清晰的思路,就是摆脱了“视觉荷尔蒙”,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好设计。




Be the best

“我是国际顶级设计师。(I'm a top designer)”从进入奥美的第一天,我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自我激励。并非自大,而是我坚信如果从未想要去做最好的那一个,那么“成为最好这件事”就永远不可能发生。同时为了这样一句话/目标,你也需要付出成倍的代价真正做到最好。Best or nothing.(最好或者什么都不是)不仅如此,客户,领导,同事都非常尊重设计师(发自内心的尊重),给予极大的创作空间。我的主要任务是雀巢全球的品牌塑造(线上/线下海报,动画,视频等各种创意不限)。雀巢全球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品牌。刚开始工作时,一周五天的时间,我只要专注的创作一张创意海报。时间很充分,但要求海报的品质做到最好。随着业务熟练,速度自然上去了,但是创意和视觉效果仍然是首要追求目标。

设计/除了设计

在奥美工作有很大的自我充电成长空间。负责业务的同事会跟我商量每天给多少任务量,确定下来后我就火力全开从不拖沓。充裕的时间,我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好的设计师访谈,电影,新的特效技术等等。整个工作环境基于相互的交流和信任。有时候觉得手上的工作量多,就可以直接提出来。同事们就会根据设计师的反馈而调整任务量。大家都清楚一个事实:商业社会,我们必须创造出足够运转的利润,否则不能健康持久的盈利对于每个成员都是严峻的问题。除了日常业务以外,公司内部也经常通过各种workshop积极准备参赛创意。除了设计,全身心的投入项目之中也是专业化的表现之一。记得有一次为了参加法国戛纳国际创意节大赛,临时需要为实地拍摄准备220个带雀巢logo的纸质咖啡杯,我负责好设计但是找工厂定做已经来不及。于是公司决定推迟所有的拍摄计划。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不能及时参加比赛。那一晚大伙回家后,我决定熬夜手工制作出所有的纸杯。可以想象第二天一大早,大家来到公司看见桌子上整整齐齐摞起来的纸杯。That's the magic.(这就是魔法) 做这件事直接导致我的左手韧带疼了一个月。与此同时,我们能够按照原有计划进行了拍摄,后期制作,社会宣传及组委会提交,最终进入大奖提名。


奥美办公室一角

团队合作

从团队管理的角度来说,德语里的团队合作“die Mannschft”,特别指足球队员的相互协作精神。从足球说起,和“桑巴式”风格截然不同的徳式足球,没有倒挂金钩或者酷炫的个人表现,但是整体闪电战,强有力的切线突破,准确的抽射,进球。在设计工作中的感觉也与此非常类似。无论是领导,同事,实习生,大家都在一开始明确各自的任务,一旦有问题,直接上报并找出解决方案。从具体设计的角度来说,所有设计原稿的图层,素材全部清楚的命名,结构清晰,可再创作或者再处理。这样即使一名设计师临时请假,另一名设计师也可以直接打开源文件,里面的内容一目了然。随时随地整理文件的习惯,看似花费很多时间,但从设计团队整体来看,节省了大量沟通和理解的成本。

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好设计在设计之外。读季羡林先生写的《留德十年》一书,给我很强烈的警戒感与幸福感。在他的书里详细的描述了他在德国的学习工作以及二战时期从居住德国视角的经历。战争开始德意志民族的臆狂,战争中每天来自盟军的轰炸及大饥荒。以及战后对于整个战争的反思。在德国社会设计师很受尊重,不仅是因为设计推动工业发展,解决了很多社会重要问题,更与设计师的成长过程中对于整个世界深层次思考及社会责任感。

  

来德国时的我24岁

现在的我30岁

回顾六年光阴

在这里

学会了和自己的内心对话

磨练了自己的信念和严谨务实的做事态度

珍惜并把每一天过得有价值

我非常开心

能够给大家分享我的成长

最后以一句歌词结束此文:

“一切就像是电影,比电影还要精彩。”


赞赏

小小心意,大大鼓励

2收藏文章 46赞起来+1

设计疯人院

家居家具 · 深圳市 福田区 八卦岭

热门文章

设计也意味着年轻

48赞  9评论  5656人气

超级孟:好设计不需要讲故事

162赞  27评论  10520人气

当设计已无法影响大局

98赞  22评论  6780人气

他用丝瓜做了套家具

140赞  11评论  12455人气

查看更多

留言板(0

添加表情
登录后评论 添加图片

    你可能还喜欢 换一换

    收藏
    创建收藏夹

    创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确定

    举报评论

    恶意辱骂,诋毁
    垃圾广告信息
    黄赌毒,诈骗信息
    政治敏感问题
    其他原因
    提交
    留言 点赞 收藏 分享

    设计疯人院

    小小心意,大大鼓励

    赞赏金额

    ¥ 1
    ¥ 5
    ¥ 10
    ¥ 50
    ¥ 100
    其他

    赞赏金额

    微信
    支付宝
    确认支付

    最高赞赏200元

    支付宝支付

    使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微信支付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余额支付

    当前余额:¥0.00

    支付操作会向你普象账户的注册手机号发送验证码
    请注意查收

    发送验证码
    确认支付
    支付成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