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创产业的兴起与文创事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对于文创产品的需求得以有效激发,文创产品既能宣扬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又能使其获得商业上的回报。木马设计与浙江自然博物馆的合作始于展览“飨宴”,我们选择以“鸟声”为设计概念切入点,通过“自然”与“感性”的力量拉近人与鸟和自然的距离,运用富有诗意的表达唤醒人们最敏感的神经,从而进一步延伸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化无形为有形
浙江自然博物馆委托木马文创为鸟声展设计一套衍生品,希望借助文创产业在国内蓬勃发展的东风,打造一套别具一格的文化创意产品,力求将展览的核心内容浓缩在文创产品中,并反作用于展览自身,以实现展品与产品的呼应与共鸣。然而我们在浙江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即鸟声展的核心展示物——声音。声音既无形又无色,我们需要将这个仅存于听觉感官范畴的对象转化为可视的产品,放眼世界似乎并没有过类似的先例产品,木马文创只能自己开拓一条全新的设计路线来实现具象的鸟声。
从清晨的大兴安岭、夜幕下的热带雨林、孤悬海外的兰屿小岛、群山深处的雅安沟谷等处采集的大量鸟类鸣声素材,实为一笔珍贵的财富。设计师从中精心挑选了可发挥的素材,进行深入的感悟和解读。但如何能将无形的声音转化为有形的产品,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着实是巨大挑战。设计团队通过头脑风暴等形式对设计思路进行梳理,最后我们认为,鸟声展的目的是带领观众品赏探寻自然美声,通过展览向公众揭示鸣声行为背后的秘密,唤起公众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不同的鸟类在不同的情景下发出各种声音时也会伴随着不同的动作,而动作与声音之间的映射关系促使我们想到了绕过声音本身的局限,通过直接表现动作来让人以通感的途径去感受声音。
于是设计师以专业的艺术修养,将鸟类舞蹈般意蕴丰富的动作逐一记录,继而进行艺术再创作。将线条轮廓用尽量圆润的笔触精心刻画,不停修正;空隙间又点缀几枚蔷薇,红白相间,碎碎密密。不仅将鸟声的圆润流畅细腻地体现出来,更凭着对于素材的深刻理解创造出鸟声的意境,希望能让用户在探寻鸟儿为何而鸣的同时,能在脑中自然回荡天籁般的鸟鸣,体会这种在视觉和听觉之间妥协的朦胧美感。
文化浸润
久居喧闹的城市,耳畔终日充斥着喧嚣的机器声或鼎沸的人声,多样的鸟类鸣声会让人们疲倦的身心回归自然,能涤荡人的心灵。设计师希望作品能让人们对鸟和自然有更多的关注,让他们了解到现在鸟类所处的环境,更加重视对鸟类和自然的保护。设计师们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讨论、否定、建立、推敲、推倒、再建立,其间一直不断地在思考诸如鸟声展的意义、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画面的风格、文创产品销售和应用的场景、观众的组成和购买人群的特征等问题。如其间一旦有新的创意产生,设计师便将其绘制下来,然后讨论、修正。我们希望设计作品能够如同春之飞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于是在品类选择时刻意避开仅有装饰性的产品品类,更倾向于使用频次居高的日常品类,如创意八音盒、鸟声小音箱、可发声卡片、鸟声玩偶、鸟声展专属的明信片和纸质类用品(包括笔记本、信封、书签等)产品,因为创作时间临近春节,团队还增加了红包和实用性很强的手机支架设计。最终从项目的时间、生产的可能性、成本、传播性、携带的便利性、实用性等若干角度进行筛选,浙江自然博物馆审核后,确定了6款产品,继而打样和生产。展期内的销售业绩也相当喜人,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赞誉。
凝练的回忆
每个城市都有一片底蕴深厚的土地,对文创产品地挖掘、扩展和深化就是对城市文化地艺术凝练。踱步于浙江自然博物馆,静静地感受海量弥足珍贵的精品,吸吮历史的乳汁。在享受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藏的同时,设计师也要承担起文化浸润的责任,留住历史的瞬间,吐露每一件作品的秘密。作品是设计者的喉舌,让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珍贵藏品换一种方式存在于用户身边,引发设计者与用户之间内心的共鸣,形成对文化、艺术、历史最凝练的回忆。
小小心意,大大鼓励
本作品版权归 Dany 所有,禁止匿名转载及个人使用,任何商业用途均需联系原作者。
举报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小小心意,大大鼓励
最高赞赏200元
使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当前余额:¥0.00
支付操作会向你普象账户的注册手机号发送验证码
请注意查收
扫一扫添加
商务微信
扫一扫添加
客服微信
扫一扫下载
手机APP
太有意境的了吧
美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