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至2017年ofo与flex(伟创力)合作开发设计的一款24寸共享单车(补充一个历史背景,摩拜当时选择与富士康合作),由于伟创力本身更多是作为3C产品的代工厂(类似富士康)本身不具备车架焊接加工的能力,所以这次我们在车架成型上采用了新的加工方式来实现——胶合。
这款车子几乎是共享领域最复杂最顶尖的设计,也是我在ofo的最后一次设计作品。
后续spring投放于珠海、广州、香港、新加坡。
胶合这种工艺在单车领域早就有应用,像是出日本的城市车、或者碳纤维车架,只是这种工艺在共享领域未曾尝试。但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传统的自行车厂有更为廉价的焊接工艺,在成本面前为什么要去选更贵的呢?
外观+结构初步验证
为了实现胶合工艺,由伟创力设计了一批治具,部件固定完成后送入烤箱经过2次150°加温固化。
经过这套工艺+治具,车架的总体公差可以做到±0.2mm,放在C端也是顶级的
部件之间的胶水由机械臂完成
车架部件由型材+铸造件构成
在轮组的设计上,我们也花了很多心思,没有采用铝镁合金,用了复合材料
轮组注塑采用了锡做内模,注塑用pa66+GL,成型后再次加热至235°左右,锡融化,留下腔体
定妆效果图
插接胶合处可以看到明显的拼接缝
第一台下线车,当时菜篮的模具还没开好,,,
下线那天flex还特意举行了下线剪彩仪式
为香港做的小设计
摄于新加坡
在职业生涯内,这次的设计非常特殊。
不仅要进行产品的造型设计,更需要指导供应商如何设计生产共享单车,毕竟flex之前从没接触过自行车,从0开始认识自行车的各个部件及构成,然后生产全新的spring单车,但flex作为单车领域的后来者,其强大的工业工程能力,是其它传统自行车厂永远做不到的。
这款车子的弊端也很明显,经过这套工艺和生产,成本1200+(不含智能锁),,,
最后,你们是不是很惊讶,原来ofo还自行研发设计过产品呢....
小小心意,大大鼓励
本作品版权归 Mry.chen 所有,禁止匿名转载及个人使用,任何商业用途均需联系原作者。
举报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小小心意,大大鼓励
最高赞赏200元
使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当前余额:¥0.00
支付操作会向你普象账户的注册手机号发送验证码
请注意查收
扫一扫添加
普象商务
扫一扫添加
客服微信
扫一扫下载
手机APP
就决定是你了
今日发现
要是量产产品都能达到咋们效果图效果,就完美了
设计师是世界上最伟大又最神奇的人
不管做任何产品,第一步就得请到一个设计师!
不过设计师要懂得在设计之前把条件开足,因为一旦同意,一个小兵都可以指使你了
不要把这个职业弄得只有劣势,没有权益!
所以采购选择这样一个供应商,你的内心独白是咋样的
——老板怎么说,咱就怎么干
什么时候退押金
能退我押金么
骑行体验这么差的自行车成本还要1200+,要是普通车厂生产一辆亏一辆,做共享单车还能卷钱跑路
我的二百多押金什么时候退我
所以为什么要选这么贵的工艺呢,这造型跟焊接的区别也不大
能不能让他们退我99
共享单车
好棒
小车是好的啊
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