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区>资源分享
楼主

李赞文

ZAN | 文本的力量 (上)

资源分享浏览2.2k回复0时间2020-10-31

短视频刷多了,想念阅读文字的跳跃感。

这一次干讲不放图,讲讲设计中文本的力量。


前言

说来有趣,看每件作品时,惯性都会看作品的标题设计说明。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作品的设计说明和标题是解释说明。而一个好的作品,文本是为设计内核进行补充,逻辑搭建,层层递进。


高手是利用设计文本,做藏头露尾的取巧方法。藏头,把灵感本源切除,混淆视听;露尾,露出马脚,留白守拙,话不说满,让人浮想联翩。

让我等普通人产生 “ 就这,我TM也能做 ”  的错觉。


凭着记忆讲几个好作品,会加入主观的添砖加瓦,让故事更完整也更具有可读性。感受设计文本的力量。


1

艺考一命题创作,主题是“ 方与圆”。

很多考生开始画,以黑白装饰画为主,大多数同构异构图像,点线面构成。都不错,看很多作品画面,可以知道画画的人,干净细腻温柔浪漫好乖好学生,能学能画。


有一张高分试卷格外出跳。

画面一个大圆,大圆外面全部刷成黑色,下面写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小白字 “我是方,我在自转”

作品名字叫《圆》

这件作品,在我脑海,记了十年。


2

又一山人有很多厉害的作品,他看到香港游行的人,他拍了很多组照片上,把游行示威举牌子的白板子上字全部去掉,做成了展览海报。黑白照片,人民举着白牌子,脸上充满戾气和对社会的想法,表达与不被表达,看见与不被看见。

他给作品名字命名为《无言》 


而我最喜欢他做的一件文化衫作品。他在衣服正面印着小字“未来” ,背面印着小字“未来”。穿着这衣服,跑去高山大海边拍些写真照片,眺望远方。

而这件作品命名《活在当下》


3

一个艺术展览“两眼抹黑” ,其中一件作品叫灵魂的形状,设计说明写了很多,但记不住。艺术家杨健讲人离开人世,会进行火化同时,将火化产生的热气收集起来,转化为自动吹塑玻璃,每个玻璃都像个有机的胚胎。

这个作品名字叫《灵魂的形状》,

曾和张剑老师讨论过,这件作品很浪漫地将人“最后一口气呈现出来。如果工业设计师做的话,会怎么做?在基础上,把最后一口气吹成胚胎有机的骨灰盒,用最后一口气完成自己的归宿,那也是很浪漫的事。


4

讲讲电影,我看很多电影的时候,总喜欢看电影名字什么时候出现在电影剧情里面,台词,人物设定,道具,如何点题。


比如《绿皮书》 出现在黑人手里,说:哦,这就是绿皮书,那我们就开始出发去南部吧。


比如《逃出绝命镇| get out》 出现电影里面,黑人被拍照唤醒,愤怒地喊了一句“get out”


比如《爆裂鼓手》里面要有鼓手,《鸟人》里面要有鸟人,《美人鱼》里面要有人和鱼,《寄生虫》里面要有虫。

这变成了观众与编剧的默契,似乎就看编剧什么时候点题,瞧你那点小心思。


而我最喜欢的是一部电影《无双》,这电影名字真是绝了。

故事里面:真假美金,真假画家,真假阮玉。人和物都在偏执地表达“独一” 的主题,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全片里面演员台词里面却没有喊出“天下无双”“独一无二”这种字眼。

 而导演庄文强却用《无双》来表达主题内核。如此手法的电影,看过也有《无间道》,导演也是他。


5

杜尚将小便池拿去参展,并在小便池上签了大名,他给这个作品起名叫《泉》,如果他的起名就叫《小便池》,可能现代艺术也没他什么事了。


6

有个艺术家做了一个行为艺术,推着一大块冰块在街边行走,要将冰块从东市挪到西市,单人力推了一天,最后化成小冰块,最后变成了水。这个作品命名为《徒劳无功》。


7

毕业那年,忘了谁说来着,他单身,很浪漫,他要将充气娃娃注入氢气,飘在空中,用个绳子牵拉着。作品叫《天使》,如果展览到半个月,氢气慢慢消耗了,娃娃坠落在地上,大家看到这个娃娃,他就在旁边圈一块地,放上作品名字,这个后半段就叫《堕落的天使》。



团队介绍

ZAN DESIGN 联合团队 秉承“少即是多,多则共情 ”设计方法。不断探索设计的界限,认为好的设计不应该局限于功能性,好的设计是设计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呈现,满足并且愉悦人们的生活。共斩获国内外奖项100+项,多次服务世界500强企业,提供产品服务,产品在全球销售。



收藏
回复

发布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