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区>交流
楼主

黄色气球

500强OR创业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做出了自己的产品

交流浏览5.2k回复6时间2018-11-29

上一周普象来了两位好朋友汤小康Tom,胡松霖Solin。作为工业设计师,他们都曾经在松下工作过,而后一起离职创业,并在两年之内打造了两款众筹产品。

一款smanic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已经卖掉了近3万台。另一款Knew车载香薰器也在京东众筹,一周之内的众筹金额就破了百万。

自己做产品对于很多工业设计师来说(包括小编在内也曾是工业设计师),是一辈子的梦想。我们为公司为甲方设计了那么多东西,也想有一次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款自己的产品。那么今天就让小康和松霖一起,为我们讲诉从给他人做设计到为自己做产品这个转身背后的故事。



国际公司的设计部

说起来当年在松下的日子,两位设计师感慨很多。当时小康去的比较早,松下外观设计中心只有两个人,需要经过四轮面试,门坎很高。最后松下是给了一个命题:在限定的几天之内设计出一个微波炉。最后日本设计部的领导看到小康在细节上的用心和专注,便把他招进了松下。


在松下我们学到很多设计公司之外的东西,去全球各地的松下设计中心和不同国家的设计师交流。到全球去看各种设计展,开拓自己的视野。

有些产品,你不去亲自看到、摸到,是无法理解那些动人细节的。设计师光靠臆想是远远不够的。

50%做设计,50%跟产品

很多设计师都期待进入国际企业,因为平台大,可以拥有很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现在回想起在设计公司的日子,还是很开心的,也特别感谢松下。


在松下工作的日子里,设计占了工作时间的一半,而另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做产品的落地跟进。跟工厂,跟模具,跟喷涂,跟材料这些看似不是设计的事,但却是产品落地必须要做到的。也因为这些沉淀,能够让我们在7年后,有了自己做产品的可能性。


发展瓶颈

但是在国际企业做久了也会遇到瓶颈。我们都知道国际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他们为了针对不同市场,有统一的品牌形象。他们会制定很多制度,比如字体,全球范围内的松下公司都要统一规范,使用自己的字体,所有产品都是。所有产品的系列,都只能用英文加数字的形式,例如不能独立出现型号的名称;Logo旁边固定的尺寸里,不能出现任何图文信息。


产品方面亦是如此,很多东西都不能做。我能理解国际企业这种抗风险的举措,但是创新往往是挑战从前的。做这么多年的设计,真心的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试一试,但是在国际企业因为约束太多很难做到。


举个例子,在众多的规章制度里。有一项制度,我记忆深刻。防跌落要求,就是松下的产品,跌落防摔要达一定的高度,摔完之后保证产品不被摔伤,摔开,摔坏。这本来是一个很合理,很高品质的要求。但是如果一直坚守,没有任何变通,也会成为一种限制。

我想尝试用磁铁的开合结构,这种磁铁结构,摔后一定会开。但是我如果用在车载产品里,是固定的使用,不存在高空的跌落情况,但这在公司的内部规定里是不行的。我想苹果手机在松下肯定是不符合安规的产品,因为它是全玻璃触控屏。



在酒桌上做出的决定

2013年的6月,有天我和松霖晚上下班后,一起相约去喝酒。边喝边谈到做设计时的一些限制,谈到在公司创新怎么就那么难,对内要说服一批上下游部门,对外要整天和供应商、工程师撕逼,还不能违反公司的种种传统规定。


然而我们只想抛开所有的束缚和限制,为自己的想法负责,哪怕只有一次。那天我们聊到很晚,也喝了很多,也许在酒精的刺激下我们便做出了真正为自己拼一次的决定。


选项目

创业有很多冲动,但是真正开始做还是要很理性才行。谈起对创业项目选择确定的过程,我们只能说自己很幸运。


2013年松霖在松下空气净化器部门,虽然当时空气问题还没有引起大家重视,但那时候松下在空气净化器领域都已经有一系列产品了。因为在这个领域有足够的沉淀和储备,不管是配件选型、性能参数还是市场趋势,都已经很熟悉,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了车载空气净化器这个领域。

当时这块领域,还少有知名品牌涉足。我们便参考了很多行业数据和调研报告,也观察了淘宝、京东这个品类的市场情况;同时我们还研究评估了开发成本和体量,觉得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我们这才开始启动项目,在工作之余真正做起自己的设计了。

沉淀备战

从2013年6月份到2014年2月份,我们足足筹备了半年:想方案,一个产品怎样才能真正符合市场需要,我们的差异化竞争力在哪里,我们产品的真正特点是什么……最终,我们定位在用户的一个心理需求上。就是这个产品是否真的有效,如何让用户用最简洁的方式知道目前的车内空气状况,如何去帮助改善车内的空气质量。

最终我们选择用三种灯光,告诉用户车内的空气状态:红色表示空气质量差,蓝色表示在净化过程中,绿色表示净化完成。用直觉化的方式,帮助用户理解车内的空气质量。看似很容易,其实就像核心传感器元件的选配都是很专业的一样,门坎并不低。

安静的只有日程表

2014过完年,我们俩便从松下离职,租了一间五六十平米的工作室,开始真正的创业之路。有接近半年的时间,我们没有工资,没有收入。这个阶段压力很大,这些年积攒的钱也在不知不觉间被用掉。每天我们常做的就是,就是眼睁睁地看着长长的计划日程表,依然还是空白,没有任何动静和改变。这种心境只有体验过才懂得,一言两语是道不尽的。



路上遇到的“天坑”

开始数一下我们遇到的“天坑”,第一个就是模具了。我们之前在公司的时候跑过不少供应商,对模具这块已经比较熟悉了,但是在自己做产品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这些松下的模具供应商都是很大的企业,是没法跟我们这种小项目合作的,因为量太少占产能。于是我们便决定自己找模具厂。

刚开始想省钱,朋友说余姚的模具便宜一些,十多万就可以开一套,我们便跑到那边确定合作。厂方在谈合作的时候,都信誓旦旦地确保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满怀期待地看到第一版模具的出产,我们就傻眼了,模具严重变形,甚至连盖子都盖不上,根本没法看。天啊,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低级的错误出现。


在跟老板协商的情况下,虽然最终只付了近一半的费用,但对我们来说也是很沉重的打击。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们来到昆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好老板。他们是苹果的供应商,而且也是刚起步没几年的新兴企业,因此也就特别能理解创业者的难处。


于是在靠谱伙伴的支持下,我们前前后后四个月内试了三版的模具,最终终于调整到了理想的效果。

没有创业就不知道的那些事

没有创业不知道,试模和真正的量产模具不是一批注塑机,试模后达到的效果和真正量产达到的效果不一样;没创业不知道,包装不仅要好看更要有真正的保护作用,没有过UV的高光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车体的抖动也会让包装划伤光洁的产品外观;没创业不知道,渠道商的折扣会那么高,甚至比我们的利润要高,他们对于企业的价值是那么重要。

众筹平台

我们的产品在经过近一年的酝酿,终于在2014年下半年进入了京东众筹。很多设计师都认为,有了好的概念、好的样品就可以参与众筹,但事情不会那么简单的。京东为了对用户负责,它肯定要看你的实力的。比如你的功能样机,你的合作厂商,你的产品认证,即相关能够证明你和产品真实情况的客观报告。


我们的产品就实打实地拿到了权威机构的净化器性能认证,这个认证门坎很高,像飞利浦、松下这些高品质的空气净化器产品才能拿到。如果你在京东自营店里有产品销售的记录,那就更好。很多这些规则需要你换位思考,比如如果你是京东众筹,我如何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做任何事必须要客观,就是跳出来从不同角度、不同角色看这件事。第一次众筹我们筹到了近20万,但是产品在京东的销售让我们很惊喜,一款产品就卖掉了好几万台。就这样,我们的一个项目算是正式走向了市场。



做能控制的事

两周前我们在京东,发起了第二次众筹,这次我们选择的是汽车香薰领域,两周内的众筹金额就已经过了百万。经过第一轮的洗礼,这次我们就相对有方向感一些。我们选择做能控制的事,而不是看上去很大很牛的事情。


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是在观察大量车载领域的周边产品及参考了几个电商平台的竞品情况后,觉得这个领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市场机遇。

同时打铁还需自身硬,落实到做产品上我们也绝不含糊。我们选的香水都是香奈儿的供应商,甲醛过滤的材料也是3M的,很少产品能做到我们的这个诚意。



普小象说


市场预判,设计能力,品控跟进,模具量产,供应链控制,囤货与出货,渠道销售…...这一层层的关卡,对很多设计公司来说都是很大的鸿沟。原创设计师品牌大多都在文创产品和家具产品上打转转,因为没有电子电路和元气件的供应链控制,风险相对可控一些。


像小康和松霖这样的黄金搭档,两个人共同做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产品,这在我们接触到的设计师中,也是很少的经典案例。其实这看似一个个幸运的背后,还是离不开那些年在企业里的专注与积累。


祝福两位朋友,产品越来越棒。也欢迎有产品有故事的设计师们,联系普小象,我们也会把你的故事分享给更多在创业中前行的设计师们。



线上交流会


今晚即 6月18日 8点线上交流会

扫描二维码且备注【创业】

即可报名参与

收藏
回复
· 全部评论 ·
1楼

最初的地平线

我也是走在自己创业路上的一条 创业狗

收起回复 2018-11-29
笑微微 : 您主要是做什么产品的。
2018-12-12 回复
我也说一句
2楼

你好我的名字

所以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是~想创业~进松下~需离职~开众筹!

回复 2018-11-29 1
3楼

等待对面的风

看来楼上练过呀

回复 2018-11-29 1
4楼

Gmg。

各种过程都不重要都是可以探索学习的,最重要的是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好基友

回复 2018-12-11 1
5楼

Lucas

创业,大平台的出身还是很重要的

回复 2018-12-16 3

发布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