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从广州到东京,学到了什么

247|77评论|9544人气|137收藏|2021-05-27 15:11:58

契机


大家好,我叫冯哲,来普象也有一年多了,也是今天才向各位正式介绍自己。


我是一个学生,今年大约是我学设计的第六年了,之前是在广州美术学院的生活工作室,跟张剑老师学的产品设计。现在是在日本东京的多摩美术大学,一个叫统合设计的专业读研。说起这个统合设计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但如果说它的系主任,大家应该多少听过一点,就是深泽直人,也是我的任课老师。


不管是张老师还是深老师,要求都是非常非常严格的,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极为高压的存在。被骂啊、模型被丢掉啊、作业打零分啊、毕不了业之类的啊都是有可能的。基本上每天都是严阵以待吧,压力很大。同样的,收获也和难度成正比,而且很正比。比如包括但不限于本科期间的一些(堆)国际奖项,红点至尊、kdesign的金奖、欧洲设计的金银铜奖什么的,还有为企业做的一些作品在79个国家出售,在日本的一年内作品刊登当地最大的一线设计媒体AXIS之类的。


怎么说呢,我其实不算在设计方面有天赋的人,而且在我刚开始学设计的时候,是有点跟不上的那种学生。也迷茫了很久,有一阵也天天想我是不是不合适干这个。不过幸好我是执着的人,迷茫归迷茫,我一直也在寻找自己的方向,一点一点的。庆幸最终的结果是好的,甚至是我不敢想的。


所以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今天在这跟大家分享我这几年的一个完整的心路历程。懂的都懂哈,我就是这么大公无私,绝对不是为了什么写文章点赞有奖品啥的(此处有咳嗽声)。


图片


纯粹的客观环境是难以触及的,环境中的信息被生物体通过身体知觉,通过生物体内部系统处理进行认知,即所被认知的内容必然是局部客观信息与个人意识混合的产物,也所谓我们接收到的外界一切信息均是客观环境在我们主观意识上的映射。那么设计的过程就是我们借由这种对客观的主观认识而对环境进行改造的过程。正如张老师那句话一样“设计是我们对生活真诚的解释”。


所以设计的学习过程,除开纯粹的知识学习以外,一定也是和个人的生活经验、心智成长的过程息息相关。




大一


我记事起就在学画画,一直画到我长出胡子和喉结才能勉强把石膏画到有点体积感,这个过程既说明了我并不是那块料,也说明了长时间的磨练或许可以某种程度让大脑变得熟练。也是在这个过程里,我似乎掌握了一种对世界的另一种观察能力。先是明暗、而后是轮廓进而是体积,最后是色彩,一种自带着对视觉画面的解构的观察方式,让我若有若无的感觉空气中存在者构成我们世界的种种“因素”,这些“因素”看不见,摸不到,难以描述,而我只是通过一种训练方式知道了比如一张人脸是由几个体块构成,原来皮肤的颜色不是单纯的黄色,原来我们以为我们所看见的画面和真实所看见的是有很大出入,而写生的过程,就像是通过笔触对客观的轮廓进行扫描,从而接触到某种真实。这种对环境的抽象的认知方式,对我后来整个设计的学习过程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15年我入学广美产品设计专业时,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脱节,基本上来说,听到设计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该知道这玩意跟画画已经不是一回事了吧。所以我是当做从零开始的心态开始对于设计的学习的——怎么做ppt不土;怎么用AI、PS等软件;然后可能还有比较致命的是,因为是小地方出身,自己也比较宅,没什么见识,大一上平面的一些解析课程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做的东西,很土。于是有阵子每天下午跑到图书馆学习平面的知识。进修的结果就是排了个册子。似乎没什么用,AI倒是熟练了不少。


图片


另外就是自己的动手能力非常差,这是当时磨的石膏,已经是极限了。


图片


还有用材料做些小物件的。现在来看,当时对什么是创意也并不清楚,虽然也努力考虑什么用户体验之类的,但其实结果也就是小学生小创意小手工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么简单的作业,当时也要熬夜做,想不明白



再有就是一些比较宽泛的,什么战略,规划之类的。



图片


图片

现在看到这些,感觉就是…羞耻


大一一年的学习,小到做个小模型,大到什么战略什么规划,多少都触及到一点,总的来说主要是有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一些基础的技能。然后这回看到了之前的作业文件夹……有些课的名字起的就差直接告诉这堂课只能给你蜻蜓点水了。


图片


总的来说那时候就是焦虑,对于原本自己画画技能的放手,对新的知识和专业的迷茫。慌乱之中,对任何的知识都挺珍惜的。毕竟,就那么一周课,咱能学会啥叫设计思维?美学?伦理?表达?一周学个ai,ps都能发朋友圈吹吹了吧。所以当时真正的老师其实是百度词条,各大搜图平台,督促自己的辅导员就是那颗焦虑的心。庆幸的是即使迷茫,也坚持了下来,并且学会了怎么搜索资料,怎么分解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把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并逐一查询这一技能。




大二


这一年,算是真正接触到了产品的设计的议题。看课表稍微能知道这堂课主要是干嘛了。一些产品的基础原理课程,还有当时的几大工作室的基础课程。

图片


不过这一年也并没有做出什么实际的产出,比较系统一点点的,就是参加了个小比赛,做了个vi,还有一套餐具。


图片

图片


当时被同学们戏称为“老板”因为老是做些跟做生意有关的东西,张口就是品牌,闭口就是规划,呼吸都是系统,放屁都是价值。这也与当时一开始要选工作室有关,最受欢迎的选项就是交互设计和服务设计,听说是风口,挣钱,好就业。不得不说诱惑挺大的,学这个挣钱?谁不喜欢。

图片

图片

所以做这些课程的时候,那叫一个卖力啊


为了能进这样的工作室,我还跑去学了一阵代码,想着自己能不能自己做做网页什么的。感觉已经是无所不用其极了,这是在这个过程里,我发现自己的焦虑并没有丝毫的减弱,我在学习着用逻辑的,数据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并且进行工作,客观的分析某种需求,系统的分析某个问题,解决它,转化它。这确实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我十几年的绘画带给我的那种感知能力,一直让我觉得,我其实更想探索我们的意识,我们与我们所处的环境的关系,感知一直在提醒我里面有着丰富的内容,而我在做的却一直是,怎么做一个品牌,怎么建立一个运作的系统,而我这样做的理由却是想挣钱。那如果要挣钱,其实比设计更挣钱的大有所在,我岂不是直接去学、去做那些更好呢。


我自己问到我自己这个问题,只好开始重新捋一捋,为啥转悠到现在。首先我选择产品设计的初衷是,我想做可以对大家生活有用的东西。可当我开始学习产品设计的时候,我发现,我要试着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钻头怎么钻效率最好,扫垃圾的时候角落里怎么也扫不到怎么办,线头总是缠绕在一起,衣服扣子怎么老是扣错了,随着技术的进步,十年后的油烟机应该是什么样的……有时候我觉得,如果我是一个技术人员,我会做的更好。而我擅长的,却是一种对于抽象物的感知能力。每当我深入进行产品的学习的时候,这种矛盾的感觉越发强烈,我只好说服自己,我已经不是一个绘画者了,我是在重新学习一门新的专业。这个想法一上来,我直接跑步向前,那么既然是重新学,那么为啥不搞现在最流行,最热门的呢?


捋到这里,我选择了退回去。我确实是想服务大家的,这点没错,可是我擅长的是感知能力。也许,我不能解决什么当下实际的问题,那么制造一些乐趣,一些新的体验呢?或者把产品作为一个载体,进行一些创作和表达呢?像是一个探索者一样,通过物去发现一些什么呢?


于是我又放下了之前一直琢磨的关于交互、解决问题的思路,当然这个过程里,依然收获了很多一直受用的知识,对产品的大致了解和掌握,从系统全局的角度俯瞰问题,同时也极大的训练了我的逻辑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等。虽然大部分是自学  也完成了自己整个专业学习中的一个小课题——我知道了我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什么是想学的,什么是听都不想听的。这让我在后来的学习中,不再有焦虑和担忧,开始稳步的前进,同时也为我去日本继续学习时有稳定而清晰的目标打下了基础。


把目标的工作室换成了生活工作室,然后开始了,自己的野路子狂奔之旅!首先是新做了一堆让人迷惑的东西。

图片

图片

现在看到这些个,比看到之前的还要羞愧……


虽然这些东西是完全不行的,行为不畅,封闭漂流,造型丑陋等等问题,具体就不用细数了,这些已经成了我现在通用反面案例。但这个时期的我,对于产品的思考,逐渐转换为对物品的思考。对产品的思考,像是一个生产者,直面一个议题,生产一个新的东西,给你们用,我要让它没有“问题”。那所谓对物品的思考,即,它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物,一个杯子,一个碗,好用也好,不好用也好,它和路边的石头一样的自然物没有区别,是就是存在在那里,我们与它的关系是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和审视它们的,我不是为了创造什么,我和使用者们一样,像是一起去把玩一个我们都知道的一个东西,一起去发现什么。这样的思考方式,逐渐和长期绘画产生的对世界解构式的认识方式,对自己细微的感触的捕捉能力进行了接轨。产品和笔与纸一样,是不同的媒介去表现这些而已,熟悉各种各样的媒介,甚至可以把表现的幅度拓宽到更广阔的范围。




大三


思考方式是在往我要的方向转变了,问题是对于物这一媒介(产品符号文本)的把控基本仍然是空白,进入生活工作室以后的大三这一年,便是对产品符号文本的把控以及感知通过产品进行表现的学习。设计生态学》以及生态心理学学习,让我开始了解我们是怎样感知物品的,我们的行为和心理是如何运作的。也让我对日本的设计开始了关注。现在人都跑日本来了


一开始是笨拙的捕捉我们的习惯,和心理。


图片

图片

《空格》


这个作品叫《空格》写文章的时候要分段,新的一段开始时我们需要花一些小心思留出空间,于是我把横线的前段的一段颜色稍微做灰一些,第一眼看上去这一横依然是完整的,当我们的视野集中在要换段落的时候,便会发现这细微的差别,并进行对齐。



图片

《放大花瓶》


根据人对物体形状的知觉规律,在花瓶顶部设置圆环并且将瓶口部分进行物理放大,制造一种花被放大的视觉效果,即使事实上它并没有被放大,也仿佛能够把花看的更仔细了。



图片

图片

《斜影夜灯》


一盏球形夜灯,底部为一个椭圆托盘,可以随手放置一些小物件同时托盘的形状就像是球形夜灯斜斜的“影子”。


图片

图片

《杯与碟》


咖啡杯与咖啡碟总是相互配套的使用。借由视觉和触觉去体现这种契合与配套:在彼此接触面设置凹凸纹理,从视觉上具有一致的装饰感,而在随手放置时,纹理能够起到一定稳定放置的作用,从而带来一种新的使用体验和感受。直接复制设计说明了,看得明白就行不多解释了


虽然上面的一些作品,也有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对我们需求的一些挖掘,可是看过上面我的经历的话,可以知道,虽然某些产出的结果类似,但区别于我们一贯所认为的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这种对客观的心理、行为进行捕捉和设置的训练,当时也把它叫做“客观写生”,这个概念的提人是日本无意识设计的代表者深泽直人先生。虽然现在在日本的一年学习以后,发现我们当时所理解的客观写生可能是有局限的,不过即使如此,也对我们当时的相关研究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引。


大三一年在生活工作室的学习,我也彻底和自己一贯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对接,这个时候自己最大的感觉是顺畅。同时对于日本无意识设计的两个手法的学习,为之后的进阶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可以想象,如果我是像刚开始进行转变的时候,像无头苍蝇一样的探索,那么可能要明白一些东西,需要花上更长的时间走更多的弯路。




大四


进入大四阶段,我对产品文本以及我们行为和心理这方面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工作室也从设计生态学的研究转向了符号学的研究,开始对无意识、感知设计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而我的作品也开始从大三的单纯的对某一行为和心理的呈现或强化,转为了更加丰富的文本设置,通过行为的设置来进行自我感知的传达。



图片

图片

图片

《仪式》


我们重新设计了一个"笔托”,重新强化了人们对于钢笔仪式感的期待,让桌面上的钢笔呈现一种庄重与美感。通过这个笔托的形状,让我们有一个将它端正放置的心理 可能,也是在这样的行为中,体现一种庄重。这个作品我面试的时候,日本的老师喜欢的不得了



图片图片

《电视机夜灯》


夜灯与电视机外型相结合,拍一拍“老电视”的头,亮起时还原一种电视失去信号时满屏雪花的效果,提供照明的同时让人回忆起过去电视机失去信号闪烁的情景。



这个时期很明显的,从对“客观”描述,走向了借由“客观”而进行的主观的表现。同时期也有通过符号学对无意识的各种再分析、符号修辞、行为设置的理据性的总结、组合聚合双轴等等的分析和研究的内容。可以说是在设计思维层面对各设计方法、现象进行了接近“显微镜”级别的分析。可是我却有了一丝进入了瓶颈的感觉,对于方式方法的理学分析很充分了,可是感知的库存呢?如果捕捉不到更多的现象,感受不到更细腻的感知,那么我认为仅有的感知库存消耗殆尽只是时间问题。换句话说,我想知道我创作的本源是什么。我认为,创作的根源,离开手法和必要的思维技术,依然是个人的感知与经验。于是出于一种对于抽象事物的捕捉能力的直接运用进行探索的目的,我在大四后期以及毕业后的一年里,开始了对现象的深入挖掘与意识内容的本质的探索。


简单点说就是我认为存在一种抽象的非物质实体,不可见不可触,是我们对“纯粹客观”世界知觉的一瞬间产生的一种感知。对这种感知的内容,进行捕捉,并具像化,我认为是一种需要锻炼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即使是极为普通的某个片刻之内,也能有大量的有趣的内容被捕捉,而通过个人感知的不同,产生对同一现象的丰富表达。我认为这样的训练,与思维的训练不同,它不是思辨性的,它更像是一种运动。只有在足够量的感知基础上,技法的存在才能有力量。



图片

图片

《时间的影子》


毕设也是依照这样的思路,开始对抽象感知的具像化表现,这个作品将对时间的感知用一根柱子的影子进行表现。计时器指针制作成柱体的“影子”绕柱体一小时旋转一周,在日常中我们不会时刻注意着计时器,当再次注意计时器时通过“影子”位置的变化,可以得知消耗的大致时间,用一种熟悉的方式感受时间不经意的流逝。


这个作品所用的手法很简单,普通隐喻而已,或许将来再回来看或者会感到羞愧但我依然会肯定自己敢于突破和尝试的心吧。




毕业后和在东京的一年



这个时候已经决心出发去日本了,同时对自己想进行的尝试也更加放手。逐渐开始试着脱离产品文本的束缚。尝试直接讨论现象与我们意识之间的关系。


图片

图片

《风・铃》


风铃是通过风来晃动的,而通过这样的关系,其实铃声就象征着风,我们对这一关系已经习以为常。当我用一个罩子把风铃罩起来的时候,风铃失去了它的功能,它就是一个单纯的铃铛了。就像原来存在于某种紧密关系中的物体,被我单独扣了出来,用这种阻断,想呈现原来关系结构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铃,风,还有悬挂。其实也没多复杂,就是把习以为常的东西,用一个简单的方式变得陌生一些,而通过这种“陌生”我们或许有一些机会发现一些新的可能。


另外这年我还制作了上了杂志的《Floral Foam Vase》以及《OUTSIDE》。一个花瓶一个壁灯。之后也会在普象上发表。





总体来说,在日本的学习,设计的边界也逐渐的模糊起来,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很少再提设计这个词,经常是说“つくる”就是我做了个什么东西。与其说是解决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个时候,更多的是创造美,这个美不是单纯的漂亮的意思,而是通过造物给人带来某种触动,某种感受。如果把设计单纯理解成一种知识,我认为是不太全面的,它是像运动员一样的一种运动。仔细观察我们在构思方案的瞬间,一个想法的诞生,真的是像数学公式一样一步步推导出来的?一瞬间大量的形态和资料在脑中一闪而过,然后我们本能抓住了某个东西。就像棒球选手挥棒的瞬间一样,不需要意识来思考,这是属于身体的另一个系统,而很多时候事后都会惊讶于我们自己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就像运动员事后回看自己的精彩表现一样,不可思议。深泽直人老师也在上课的时候说“这些就像是奥林匹克一样,设计师和艺术家们爆发自己,不断的去打破记录”也在另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对产品的感知会不断叠新。他说这是他这么多年,最大的感受,一定要保持这种敏锐,即使现在失败也没有关系。



总结


从大一大二的徘徊和冲突,慢慢找到自己想去的方向,到大三大四对思维方法的锻炼,再到现在试图直接触碰现象本质的尝试,不知不觉也过了好几个年头了,也从湖南一个小城市到了广州,再到了现在的东京,感谢努力的自己和一直支持帮助并包容我的各位。这篇文章,我尽力呈现了我的整个几年的历程,以及自己依旧稚嫩的思考。希望也能提供给各位可供参考的价值。文章有点长,可能有很多错别字,还请多包含


最后说一点点别的话,当我拿着作品来到日本时,在这边看来,我的研究与作品已经不能算是纯粹的产品设计领域了,而是被划分进入像是被称作“基础设计”或者“统合设计”这样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某些事物的本质研究的范畴。这也很好解释了为什么我的作品在国内时会受到一些来自工业设计或者产品设计角度的批评。其实领域已经逐渐脱离,但目前在国内的系统里,我们的专业依旧是在同一个框架内被评价。(所以当时在behance收到普象君发来的邀请信息时我还是犹豫了一会的,不过还好,普象的各位其实还是很包容的,感谢)我其实也不太在意对自己职业身份的定位,我更多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创作者对我而言,作品是否能够打动人,是我最大的追求,它不是一个好不好用,好不好卖的单一标准,或许有时候,我们把“做东西”这件事情看得太重了。如果是一个孩子,今天在河边捡了几个石头,刻上了自己喜欢的鬼脸或者是在家闲着没事,折了几个纸盒子,我们会不会这么严肃呢当然如果是一件在社会广泛流通的产品,它一定是具有其自身相应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如果将来我担任了这样的事务,也一定是以事务全局角度进行思考。可如果是研究,那么我认为是无需被太多东西所限制,跳脱出现有的框架能跳出去也算你牛逼,尽力的去尝试和发掘各种可能性,错的也好,对的也罢,总是要有人去探路的。




文章写的有点长,就一篇心得分享,也不是论文啥的,我就不核对了,直接点发送了哈。以后也会常更新,还请多关照。




图片





图片

冯哲 FENG ZHE ヒョウテツ

个人作品Behance搜索:冯哲

公众号:和细哲聊聊


2015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 
2017-2019广州美术学院生活设计工作室 师从张剑

长期担任生活工作室公众号编辑

2020-作品《Floral Foam Vase》于日本AXIS媒体刊载

2021-日本多摩美术大学 统合设计领域 硕士在读



【奖项】

2019红点概念奖 荣誉奖、2018红点概念奖 至尊奖、2019欧洲产品设计奖金奖、2019欧洲产品设计奖银奖、2019欧洲产品设计奖铜奖、2019韩国K-design 优胜奖、2018韩国 K-design 金奖、2018美国星火奖 入围奖、2019意大利 A’Design 铜奖、2019意大利 A’Design  设计奖、2018中国红星原创奖、2018泰达杯 银奖、2018台湾国际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入围奖、2018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二等奖等


项目

2018新视野国际设计艺术新锐展、设计上海2019展、2019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2019设计中国北京、2019上海意思展、Miniso名创优品生活用品设计、东莞广州美术学院文化创意研究院文创用品设计





赞赏

1人赞赏

137收藏文章 247赞起来+1

冯哲

其他 · 上海市 浦东新区 金桥

热门文章

设计师还没有其他文章哦

留言板(77

添加表情
登录后评论 添加图片
    最新 最热
    我从生活拿设计 2023-08-17
    举报 回复

    我做了个小东西《疼痛发了“芽”》,是一个芽套小物件,用于枯树输液时的饰物,也是受到一些来自工业设计或者产品设计角度的批评,认为不实用,后面我也将这个作品发到普象上了,今天刷普象文章,无意间看到你这篇2年前的文章,看到一个很陌生的词“统合设计”我得找我的百度老师去了解一下

    卡卡彬 2023-05-08
    举报 回复 1

    逛普象好多年了,第一次在普象发言,作者非常棒,特别是那个灯和时间以及电视的设计我都非常喜欢,无意识和隐喻都很好,让我想起当年拍电视的场景。放大花瓶那个不错,我倒是在想是不是让人靠近看更容易闻到香味,个人看法~我也是迷茫过到底适不适合做设计,最终算是笨人笨方法也在这行做了十来年,继续加油吧~共勉!

    aLi 2023-04-21
    举报 回复

    大学迷茫了四年,以至于出来之后只能在小工作室里混日子

    HUI CHEN 2022-10-25
    举报 回复

    貌似杨万里也做过一个类似<放大花瓶>的作品。

    HUI CHEN 2022-10-25
    举报 收起回复 1

    中国需要你们这种新一代的设计师,从不缺一周一稿的同质化“设计”。。。

    冯哲 作者 2022-10-25
    举报 回复
    谢谢
    我也说一句
    橘子辉煌 2022-09-29
    举报 回复

    挺舒服的设计,这种设计思维做出来的东西会被一部分人很喜欢

    HiPets 2021-06-15
    举报 回复

    很真实、很真挚

    甲子星 2021-06-10
    举报 回复

    一袋米要扛几楼,呼......

    Awen设计 2021-06-10
    举报 回复

    其实挺好的,需要一些新的不同的东西的

    木白工设 2021-06-10
    举报 收起回复 3

    学习了~~做这样的设计真的很舒服。但是出来社会之后,基本就只能做造型了!寓意对老板来说也没什么重要

    冯哲 作者 2021-06-10
    举报 回复 2
    有空我问问老板们
    木白工设 2021-06-10
    举报 回复
    回复 冯哲 作者 : 大神,手机壳有没有什么好的切入点?
    小小设计师 2023-10-24
    举报 回复
    回复 木白工设: 商业化的设计,现在买单的基本上都IP,创意话的角度老板并不一定会给你买单,太冒险
    冯哲 作者 2023-11-03
    举报 回复
    回复 小小设计师: 不认同,我的工作天天都在创新,只能说你面对的环境局限。
    我也说一句
    空空 2021-06-09
    举报 回复 9

    同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混吃等死,结果毕业两年了,才开始重新认识设计,每每看到如此经历的人,满满的羡慕,这么早就对设计有此深度,厉害、加油

    liang liang 2021-06-08
    举报 回复

    有点意思

    Vam丶丶z 2021-06-08
    举报 回复

    一个好履历比得上十万个我

    O泡 2021-06-08
    举报 回复

    得多看几遍

    O泡 2021-06-08
    举报 回复

    等你学成归来,等你开课,我第一个去占座,你大三设计的作品至今都有被震撼到,发现设计还可以是这样子的,从我大三下学期到大四,发现看得越多思考越多,我对设计越迷茫了等你开课哈

    你可能还喜欢 换一换

    收藏
    创建收藏夹

    创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确定

    举报评论

    恶意辱骂,诋毁
    垃圾广告信息
    黄赌毒,诈骗信息
    政治敏感问题
    其他原因
    提交
    留言 点赞 收藏 分享

    冯哲

    已有 1 人赞赏

    赞赏金额

    ¥ 1
    ¥ 5
    ¥ 10
    ¥ 50
    ¥ 100
    其他

    赞赏金额

    微信
    支付宝
    确认支付

    最高赞赏200元

    支付宝支付

    使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微信支付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余额支付

    当前余额:¥0.00

    支付操作会向你普象账户的注册手机号发送验证码
    请注意查收

    发送验证码
    确认支付
    支付成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