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道可尚 | 童慧明:设计是应用学科,实践优于理论

100|26评论|12663人气|45收藏|2021-10-20 11:33:01

图片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本科生毕业作品展正在大学城美术馆精彩上演。而中国内地对工业设计的认知、研究和接纳,便是从广美开始的。广美学术委员会委员之一、工业设计学院前院长童慧明,则是广美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主要见证者和主力推动者。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国必须发展工业设计》,今天已可谓是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史上一篇宣言式的历史文献;他也是最早介入工业设计“产学研”实践的带头人;同时他所推动创办的中国大学生工业设计比赛,在全国高校和业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期“兹道可尚”,我们就请童慧明老师来分享他与广美近40年的渊源,他在工业设计教学、实践、研究上的真知灼见。

图片 童慧明教授近照                        

从醍醐灌顶到全心投入

完成论文《中国必须发展工业设计》







无疑,童慧明和广美是极有缘分的。

1981年他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陶瓷美术系读现代日用瓷设计专业时,就聆听过尹定邦老师到中工举办的讲座。当时正是香港地区一批设计师包括靳埭强、王无邪等到访广美并赠送一批现代设计书籍之后不久,这让广美在了解现代设计的发展上占得先机,率先开启了内地现代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尹定邦在讲座中提及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知识点,都让童慧明感到很新鲜、很有启发意义。

本科快毕业时,童慧明确定报考研究生,那一年全国仅有两所美术院校的陶瓷系有招收研究生计划,当中一所便是广美。童慧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所得设计风气之先的南国院校,并顺利成为高永坚先生的高徒,那一届全校统共就招收了5名研究生

就在他入学的前一年,1982年9月,后来成为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先行者的王受之从武汉大学美国史硕士研究生方向毕业后,来到广美任教。因为具备深厚的美术功底,英语水平又高,高永坚就将早前香港设计师赠送的若干英文原版设计史论书籍交给他研究。

从这批书籍中,王受之发现了“工业设计”,于是他将书中的内容以及一批外刊的相关资料做了消化梳理,编写了一册油印教材,于1983年10月开始在广美工艺美术系教师内部开设“世界工业设计史”系列讲座,开启了广美设计教育的第二个新方向——工业设计


刚到广美读研一个月的童慧明也参与了这一课程学习,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我考入中央工艺美院之前,在山东淄博瓷厂所做的设计就是工业设计,以大批量工业化方式生产的现代日用陶瓷,都属于工业产品。”


图片

左:《世界工业设计史》油印本(现收藏于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博物馆);

右:童慧明与王受之教授重逢于2018年4月国美《包豪斯百年展》开幕式

因此,在1983年至1986年三年读研期间,前一年半,童慧明延续自己原先的方向,进行“欧洲现代日用瓷设计研究”,并走访调研了全国诸多陶瓷产区,最后编著了一本6万余字的书籍,虽然当时没有马上出版,但数年后在湖南一本陶瓷杂志上以连载方式全部刊发出来。

完成书稿后,童慧明全身心转向了工业设计研究。这也是高永坚老师对他的期待,希望他加入王受之老师的研究团队,为中国的工业设计探路。在此过程中,王受之老师给了他很多指导。因为在童慧明上研二时,高永坚出任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越发忙碌了。“按照今天的话来讲,我是双导师,副导师就是王受之老师,他指导我阅读了不少英文书目,并做了摘录,奠定了我对世界工业设计史的一些基本看法。同时,高老师认识很多广州本地企业,让我在读研期间就参与到工业设计实践中。”

图片

 研究生时代的童慧明(1985

童慧明犹然记得,研二下学期时在燕子岗的“广州红棉保温瓶厂”找到广美,希望帮助他们做新款的保温瓶外观设计,高老师找到童慧明,说厂里的预算只有500元。童慧明爽快答应了,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实践机会。为了做好模型,童慧明几乎花光了厂里支付的全部费用,但能看到自己的作品最后量产投放市场,他还是很开心的。

图片

童慧明研究生期间作品-红棉保温瓶(1985 

研究生毕业设计,童慧明仍从小处着手,为在工业大道南的广州厨具厂设计菜刀——实际只能做刀把。但就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刀把,给尹定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每每作为案例提起,赞赏童慧明对刀把进行了人机工学的研究,对刀把跟手之间的关系、握力的关系、拇指的指位等都做了深入分析。这把刀也因为好用,一面市就迅速脱销了。

毕业论文,童慧明则从大处着眼,在王受之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中国必须发展工业设计》,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1987年10月14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童慧明随高永坚、尹定邦、王受之三位老师一起到场,会上他作为广美代表宣读了自己的硕士论文;后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创办的杂志《设计》在1988年1月的创刊号上第一篇刊登的就是《中国必须发展工业设计》

这篇论文,童慧明用手写印刷体誊写在白纸上,连小小的备注都做得一丝不苟,并专门设计了封面,可见他的严谨认真。

图片

毕业论文《中国必须发展工业设计》手写版封面与P12页(1986年)


留校任教介入“产学研”

设计“爆款”积累丰富实战经验

研究生毕业时,由于太太已在北京工作,童慧明当时并未考虑过要留在广州。但在系主任尹定邦的强力“撮合”下,他成了落地生根的广美人。

三十多年过去,童慧明说起当时的情景,还有如一个画面感极强的电影片段。“我现在昌岗校区的家是15栋,所在位置35年前就是研究生宿舍楼也是15栋——我这辈子与15栋有缘。记得是1986年6月毕设、论文答辩都完成后,每天晚饭后,尹老师就在楼下喊我:吃过饭了吗?吃过了就下来走走聊聊。然后,我俩就在杂草丛生的操场上绕了一圈又一圈聊天。尹老师很会讲故事,语言极富说服力,他反复跟我描述广东的优势、珠三角地区的优势,希望我留在广美工作……”

散了一周步后,童慧明被说动了,决定留下来。毕业典礼后的第二天,他拿着分配通知书到广美各个部门盖章报到,最后一站是到工艺美术系,系主任尹定邦笑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份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商调函,对童慧明说,给,这里有个东西给你看一下。

决心已定的童慧明对此也淡然处之。他很清楚,广美的工业设计已然走在全国高校最前列,在这里确实可以大有作为。当时,广美刚成立工业设计研究室不久,主任就是王受之,童慧明留校成为助教,协助王受之为本科生讲授工业设计课。

后来,王受之移居美国,撑起研究室的重任就落到了童慧明身上。当时高永坚作为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同时兼任研究室主任,童慧明被任命为副主任,但工业设计这门课程就完全由他来负责了。

图片

童慧明在工业设计研究室伏案写作(1987年)

“那个年代广美在教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系里的自主性非常大。1983年6月,工艺美术系就把将进入大四的1980级‘陶瓷装潢设计’班调整方向为‘陶瓷与工业设计’,到1984年6月毕业时,这个班所有同学的毕业设计都做了家电、陶瓷、家具等产品设计——有了第一届工业设计毕业生,广美工艺美术系就从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方向快速转向了现代设计教育方向。在这个基础上,1984年招进来的工艺美术系学生,开始采用‘二二制’,即前两年上基础课,到大三的时候,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在装潢、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三个方向中任选其一。”

1988年,留校两年的童慧明,担任了工业设计班的班主任。童慧明日益感觉到自己所讲授、所引用的案例全部都来自国外,中国的工业设计实践太需要迎头赶上,做出自己的产品,推出自己的案例了。因此,1988年,他和两位刚从广美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同学王习之、刘杰,与校外几位年轻企业家一起创办了“南方工业设计事务所(SID)”。

图片

童慧明等导师指导完成1988届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

图片

童慧明在南方工业设计事务所(1989年)

“那时珠三角地区已流行一个概念,叫‘星期六工程师’,就是广州高校的老师,星期六、日被顺德、中山等地的企业接过去,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星期天晚上再送回来。”

在南方工业设计事务所历练了两年,由于几个合作伙伴间的发展理念不太一致,1990年底童慧明脱离了南方工业设计事务所,在尹定邦老师的支持下,于1991年初创立了“广州美术学院雷鸟产品设计中心”,致力于为珠三角地区的乡镇企业提供设计服务。很快,童慧明就带领着伙伴们做出一个轰动全国的产品设计案例。

图片

童慧明在广州美术学院雷鸟产品设计中心(1992年)

图片

童慧明与雷鸟的部分伙伴(1993年)

图片

雷鸟产品设计中心部分作品(1991年-1994年

当时,顺德一家民营企业康宝电器,借鉴医院的高温消毒柜原理推出了家用消毒碗柜,已经面市数年,但外观一直都比较简陋。1992年,康宝委托雷鸟进行外观设计。童慧明带领以工业设计专业教室为主的团队从用户需求角度进行研究,除了将消毒碗柜的外观进行美化外,还在技术上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包括增加了保温功能等。

1993年1月,康宝新版消毒碗柜正式推向市场便一炮而红,到1993年底,销售额达到1.7亿元,比1992年底的5000万元翻了三倍多。

图片

童慧明主持完成的康宝50升消毒碗柜整体设计(1992年)

“爆款”随即引来了大量仿品。康宝电器于是委托一家专利事务所,一次就起诉了20多家侵权企业。“侵权官司打了两年4个月,最终康宝赢了。这个过程中,我作为原创设计师也出庭作证了,由此对专利有了深入的了解。”童慧明表示,设计是应用学科,正是有了这些宝贵的实战经验,在给同学们讲课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图片

康宝专利保卫战媒体报道(1994年)

图片

执法部门查禁仿冒产品并送达通知书给侵权企业负责人(1994年)

到1994年底,雷鸟已是珠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工业设计公司,声名远扬了。

此后,童慧明又创办了“广州造型坊有限公司” 。除了教学和实践,他还撰写了大量文章,在《粤港信息时报》等媒体上开专栏,将经验化为理论总结。

图片

造型坊部分量产设计的产品(1996-2003年)


推行工作室制承办大赛

聚焦“设计管理”关注跨界融合

2000年,童慧明出任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分工负责本科教学,为全力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他在2005年关掉了造型坊,但仍然跟设计界和珠三角地区的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坚定地以“观察者”身份关注着实践。期间,他配合赵健院长改革课程,组织出版新教材,并提出了“要把设计学院办得像个设计学院的样子”。

到2007年,童慧明开始担任设计学院院长;2010年,学校调整院系设置,设计学院一分为三,童慧明任工业设计学院院长,直至2015年初任期结束。回顾2000-2015这15年的教学管理生涯,童慧明认为最有价值的,就是自2011年开始在工业设计学院推行“工作室制”。 

图片

 2013年工业设计学院本科教学架构图 2.0 版

“1984年开始采用的‘二二制’,在我的印象中只推行了两年,后来就没再继续了。因此,2010年工业设计学院成立后,我们把由原设计学院分切过来的工业设计、设计艺术学、服装设计、染织设计、家具设计‘4系1专业’的基础课教师重组为大一的设计基础课教学部、大二的工业设计、服装设计、染织设计3个专业基础课教研室,然后把所有专业课教师根据个人意愿、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特色整合组建为9个专业工作室(2014年扩展至12个),让学生在大三、大四两年学习中能够聚焦在某一方向上深度学习,获得足够强的专业解决问题能力。从这些年的毕业设计完成度看,工作室的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我一直与这几年工作室制毕业的学生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走上社会后也都表现得很出色,尤其是在创业公司中成绩斐然。” 

图片

广美工业设计学院部分工作室面貌(2014年)

图片

广美工业设计学院工作室制部分毕业生作品(2013-2014年

图片童慧明组织教师团队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联合项目组

毕业设计作品最终转化为“入一”品牌创业(2016年)

自2012年开始到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的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也是在童慧明的积极推动下由广州美术学院发起并承办的。大赛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并拓宽工业设计教育成果与经验分享的交流平台。工业设计学院从首届开始在整个组织方面就做得专业又规范,备受专家评委们的好评。

谈到教改话题,童慧明始终觉得广美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他特别谈起自己在2015年1月去美国旧金山时,专程拜访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D-School)时与院长的对话。他了解到,整个斯坦福大学的设计学院其实就院长一个召集人是设计专业出身的,其他的导师分别来自计算机学院、机械学院、商学院及心理学系。“这个学院专注于培养硕士生,学生们的本科专业背景也各不相同,有医学的、有工商管理的……大家聚在一起研究、探讨,目的是把设计变成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全系统的管理能力。”

因此,童慧明认为,设计学科的本科毕业生,最好先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报考研究生。“研究生是一个全新的学习阶段,学生的素质条件绝对不应该是‘大五’。”2011年起,他在自己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也有意识地朝着“设计管理”“设计战略研究”方向聚焦。

这个过程中,童慧明看到中国的企业日益重视工业设计,聘请设计师参与研发,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对他刺激最大的是,2013年他招收了一位有10年工业设计师职场经历的研究生,原为番禺一家小家电企业的主笔设计师,已有两款经她设计的产品拿到了红点产品设计奖。这家小家电企业也几乎把所有关于好产品的元素都占全了:全球设计奖、所有国内外的专利、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但唯独没有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欧洲市场是由一个西班牙品牌商总代理的,销售分成品牌商拿走了75%,番禺的这家企业仅得到25%!

这让童慧明悟到了一个道理:仅有好的工业设计远远不够,没有自主品牌,设计创造价值的最大受益者不是设计师,也不是生产好产品的企业,而是销售产品的品牌拥有者。所以,只有在自主品牌基础上的好设计才能真正释放其价值,并由拥有优秀设计师的品牌企业所享有


“已有诸如苹果、小米等大量案例表明,用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把科技成果转换成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的产品,是最好的成功之道。同时,用设计思维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推广,让好设计获得最大的批量和最大的传播力,最终让更多消费者知道、购买和使用,设计价值才能够最大程度释放出来。所以,科技、设计、商业这三个要素紧密相依、不可或缺。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的设计师、设计教育都应在新的设计趋势下做出改变,设计的认知和知识结构都应做出改变,才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尤其是艺术类院校,更要主动出击,谋求联合培养。”童慧明表示。


创建BDDWATCH

推动中国设计驱动型品牌发展


在童慧明给研究生们开列的书单中,也总少不了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伊藤穰一撰写的《爆裂》。“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本身就是一个最前沿的工业设计实验室,学生们动手设计了很多尖端产品的原型。《爆裂》共有9章,第6章的标题是‘实践优于理论’,这是我非常认同的。理论其实是对实践的一种后期梳理和提 炼。你看,不管设计学也好,经济学也好,国外很多专业领域中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些著作,作者要么是企业创始人,要么是高校的老师对实践进行研究之后汇总提 炼出的理论成果。国内的设计教育、设计研究,我一直觉得存在一个比较大的误区,就是过于注重把大量国外的理论成果拿过来,翻译后在国内进行传播,这在时间上已经落后很多了。所以,我现在做的研究,是对当前走在中国设计发展最前端的实践者进行研究

图片

《爆裂》
从2018年1月开始,童慧明发起创建了BDDWATCH(设计驱动型品牌观察)微信公众号。一开始他提出英文表述“Brand Driving by Design”时,有些朋友疑惑地问他:按英文的规范表达,“设计驱动品牌”应是“Design Driven Brand”,而用倒装方式把Brand放在前面,直译是“品牌被设计驱动”,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图片

BDDWATCH(设计驱动型品牌观察)研究成果

童慧明表示,刻意这样“造句”就是为了强调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品牌——“设计驱动型品牌”,以突出其与今天市场上大约95%的“市场驱动型品牌(Brand Driving by Market)”、3%~4%的“科技驱动型品牌(Brand Driving by Technology)”的不同。

“在今天的中国市场格局中,‘设计驱动型品牌’几乎都是创业公司,与另外两种品牌的最大不同在于,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创始人是设计师或是对设计非常了解的‘设计思维者(Design Thinker)’,或在高管层有首席设计官(CDO)、VP设计副总裁。这样的企业才能由顶层贯穿、以设计思维推动企业所有业务链条环节的创新,坚信设计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为什么要强调这个特征?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置,才能让设计创造和设计创新成为企业的顶层思维——今天叫‘头部思维’。具有这样思维方式和创新方式的企业从拓展方向定位、品牌定位、用户定位、产品研发一直到全流程都把‘用户体验’置于第一位,所有的创造都围绕着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而运作。因此,这类品牌成长力和发展力才是巨大的。”

从2018年以来至今,BDDWATCH已大量走访、实地访谈并研究发布了包括小米集团及生态链品牌在内、遍布中国各地的53个案例,其中多数都已是所在行业的创新引领者。在此基础上,童慧明带领研究团队策划、组织了BDDMuseum(设计驱动型品牌博物馆)、BDDForum(设计驱动型品牌论坛)等重要的线下活动,并依托2018年以来国内重要的国际设计周、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等平台传播设计驱动型品牌理念与中国设计取得的成果。

图片

童慧明与BDDWATCH 团队在小米集团总部向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做访谈(2018年

图片

童慧明在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上做主旨演讲《中国设计驱动型品牌》(2019

图片

珠海国际设计周 BDDMuseum 展(2020年

童慧明认为,中国的设计驱动型品牌发展已驶上快车道,14亿人口的中国市场、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制造业,将会为中国的设计创造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机会,并对世界发挥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感慨地说:“这是我蓄积近40年的研习设计所看到的、最重大的中国设计创新跨越式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会为此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推动变革的发生。


文字:江粤军  袁梦婷
图片:童慧明
编辑:江粤军  袁梦婷
核稿:刘颖倩
审定:刘   滴

图片


赞赏

2人赞赏

45收藏文章 100赞起来+1

普小象

其他 · 上海市 浦东新区 张江

热门文章

查看更多

留言板(26

添加表情
登录后评论 添加图片
    最新 最热
    不用看,比你强 2021-11-10
    举报 回复

    大师

    Avril 2021-10-29
    举报 回复 2

    感慨,看到了童院长对工业设计强烈的使命感和热爱,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人

    Ever 2021-10-28
    举报 回复 1

    翻开历史后 然而最好的资源向顶流倾斜 后来者毫无话语权 这也是行业悲哀

    大坏狐狸 2021-10-26
    举报 收起回复 7

    设计还是要做一些理论的,没有理论的支撑,只是会画画建模的话,以后会很难受。考研也许不是最优解,但是是理论学习的重要途经。实践决定价值,理论决定高度。看你怎么想了。

    一只帅傻子 2021-10-27
    举报 回复
    想听您细讲一下,为什么没有理论支撑以后会很难受?
    小麦客 2021-10-28
    举报 回复 1
    回复 一只帅傻子: 个人理解:理论是方法论,也是你的设计观,理论知识面广,设计维度就会广,自己的设计就更能站得住。还有我不觉得连自己的设计收说不清楚的,会是好设计。
    设计新手 2021-10-29
    举报 回复
    回复 小麦客: 不错~~~
    大坏狐狸 2021-10-31
    举报 回复 1
    回复 一只帅傻子: 你总要往上走对吧,后面还有年轻人接替你,设计的上层建筑不做具体的设计,而且做指导管理和规划,需要理论的提升。
    一只帅傻子 2021-11-28
    举报 回复
    回复 大坏狐狸: 嗯呐,感谢赐教。
    一只帅傻子 2021-11-28
    举报 回复
    回复 小麦客: 是呐,有些同感
    我也说一句
    手残练手速 2021-10-26
    举报 收起回复

    而现在。。。红利已过,毕业一线城市3000。毕业生要么在温饱线挣扎,要么转行

    vc 2021-10-26
    举报 回复
    去企业别去设计公司,干两年跳槽1w+
    哀龙 2021-10-27
    举报 回复
    确实,设计公司都喜欢压榨,各种瞧不起你就是为了压榨你,一线城市企业设计部上万不难,半年就0.3 w-1 w了
    哀龙 2021-10-27
    举报 回复
    毕业没作品、没经验确实需要磨练一段时间,看人半年到一年足矣
    欧欧 2021-10-27
    举报 回复
    回复 vc: 感同身受,2年内的毕业生去设计公司就是3000或者3500起步,2年内的毕业生去企业就是6000或者8000起步。呆在设计公司基本没有超过3年的除非是很老的老人了,所以现在很多城市的设计公司就实际已经成为了当地大企业的“设计培训基地”
    我也说一句
    RMBB 2021-10-25
    举报 回复

    老师说的设计驱动型品牌 受益匪浅

    Hey!Man! 2021-10-21
    举报 回复 1

    南王北柳 的关门弟子..

    達聞西 2021-10-21
    举报 回复

    向老师学习,希望自己也能发光发热

    困鲲 2021-10-21
    举报 回复 1

    从红棉保温瓶来看,优秀的设计永不过时

    设计新手 2021-10-20
    举报 回复

    前辈yyds

    飞鱼 2021-10-20
    举报 回复

    Sakura 2021-10-20
    举报 回复

    Cocoon 2021-10-20
    举报 回复

    设计驱动型品牌

    蓝色的夏 2021-10-20
    举报 回复

    好文,向前辈学习

    百事可爱 2021-10-20
    举报 回复

    广州美术学院公众号发文授权

    你可能还喜欢 换一换

    收藏
    创建收藏夹

    创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确定

    举报评论

    恶意辱骂,诋毁
    垃圾广告信息
    黄赌毒,诈骗信息
    政治敏感问题
    其他原因
    提交
    留言 点赞 收藏 分享

    普小象

    已有 2 人赞赏

    赞赏金额

    ¥ 1
    ¥ 5
    ¥ 10
    ¥ 50
    ¥ 100
    其他

    赞赏金额

    微信
    支付宝
    确认支付

    最高赞赏200元

    支付宝支付

    使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微信支付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余额支付

    当前余额:¥0.00

    支付操作会向你普象账户的注册手机号发送验证码
    请注意查收

    发送验证码
    确认支付
    支付成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