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清美教授刘新——设计不只是“赶时髦”,可持续设计才是未来真正的“奢侈品”!
刘新教授
LeNS-China中国可持续设计学习网络联合协调人
01
刘新教授团队课题
西部集装箱厕所
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提三重底线或者说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生态环境;然后社会发展、社会公平、道德伦理;还有一个经济发展。这三个它们必须匹配起来,形成一个合力,才可能是可持续发展。
刘新教授指导的学生作品
基于海浪助力的近岸漂浮垃圾收集设备研究与设计
2022SDS可持续设计峰会刘新教授演讲中
02
刘教授: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大,设计本身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大背景,因为它就是在这个语境里的。
2022SDS可持续设计峰会刘新教授演讲中
刘新教授设计团队
中小学生态科普屋
设计:刘新、武洲、常帅、王渤森
刘新教授指导的学生作品
韧性社区的食物系统研究与设计
设计师:梁茹茹
慢慢的开始渗透,社会发展到这步了,然后再有外界的冲击,促使我们反思设计不简单是做漂亮就 OK 了,我们还要想环境,还要想未来是不是为更多数人,为普通的人去做服务,不仅仅是在城市里为小资们做一点消费品,所以对这个理念的认识就越来越全面了,实际上是一步一步进化过来的。
2022SDS可持续设计峰会刘新教授演讲中
03
刘教授:一定是有阻碍的,大家的观念认知不断加深,然后一点点的去从陌生到了解、到接受、到开始实践,这肯定是慢慢的一个过程。一开始可能是像理论界与设计院校去对这些概念进行传播或者研究、教学,产业界肯定是相对慢一点。
刘新教授设计团队
农村校园生态厕所系统
我觉得这几年已经转变得非常大了,之前那些也不能叫障碍,就任何一件事情的发展,它都是必然要经历的。
可持续设计并不是站在道德高地上要跟你们说教什么,大家还是要随着经济发展的规律走,所以我觉得也不叫什么障碍,慢慢的大家会不断接受。理念的转变,需要媒体传播,需要研究人员,需要老师在不同的场所里去传播理念。
就像我刚才说的从一点点的认知了解,然后反思实践,再迭代。我们以前也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来的,一点一点的去做实验。所以我经常说我们的设计实践是实验性的。也不敢说我们做的东西一定就是可持续的。
我们现在项目组做的东西都是 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 但这是不是一个完美的 可持续设计,我自己也不敢说。我们总是不断的在探索,比之前好一点。然后随着知识的积累,我们也在改变,大众也在改变,整个的社会都在改变,我觉得障碍会越来越少吧。
04
刘教授:我觉得现在是一个特别好的时期,我刚才说设计处在一个大的语境里。你看我们现在环境的各种问题已经不用谁去那儿喊了,环境污染、资源的问题、气候变化。
刘新教授设计团队
“生菜屋”可持续生活实验室
像今年 2022 年经历的旱灾,水灾,山火,而且不是中国而已,是全世界。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给人类社会的反馈越来越强烈。这事不用谁提醒,不用哪个专家说,我们每个人都切实感受;另外一点,就是国家的政策,我们的双碳目标。
整个国家就向生态文明这个大的方向发展。所有的政策导向都是这个方向。我们政府发力要做的事情一定是能做到,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当然,整个国际大环境也是这样,尽管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很多,但是这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对设计师来说这是特别好的一个时间点,可以做更多的事。
05
刘教授:这也是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多样化肯定是。这会越来越丰富,越多样,这是总体的趋势。另外,现在消费者可能不再满足于数量,甚至简单的高品质都不是他最追求的,情感精神上的诉求会越来越多。
刘新教授设计团队
蹲坐一体式无水便器
现在我们大家总说环保,很多年轻人实际上有意愿去做一个环保达人,但只不过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我们的商品和服务没提供那么多选择,他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一旦有了这些产品,价格又不是那么昂贵,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会愿意去做一个更环保、更生态,对环境更好的这么一个消费者。我觉得这是一个总体趋势,但首先是多样化,你不能强迫大家都这样。因为大家的背景和收入水平都不一样。这个时代了,多样化可能是一个基本的前提。
06
刘教授:对于设计师整体来说,尤其是年轻设计师。我觉得首先还是要发心,就是你要有这意愿,而不是说我赶一时髦,赶个时髦的心态,未必能做得好。
刘新教授生态厕所设计团队
我有学生就是对建模极度感兴趣,对形态非常感兴趣,感觉眼睛都在发亮,那你做这个就挺好。你要说对未来绿色的生活方式感兴趣,我就想要那么一个生活,我的未来就想这么活着,那么你适合做可持续设计。
所以我觉得发心特别重要,就是你真想干这个事儿,后面你就会寻找各种机会,会找相关的知识,然后会有各种机缘,有时候机缘碰到了,如果不是那个心,未必能抓住这个机缘。
刘新教授设计团队
车载资源型生态厕所设计
设计:刘新、梁骥、夏南、索双富、刘雨桑
所以我觉得设计师首先是要有这个意识吧,或者说你得意识到这些问题,比如环境问题,社会问题。
另外真要做起来呢,可持续设计的内容与策略特别多,我觉得就像是一个大筐,把什么概念都往里扔。环保材料、服务设计、还有recycle、 reuse等等,实际上需要划分很多不同的领域和策略集合,所以还是要有这个意愿以后,就会主动学习这些知识。
可持续材料
材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它是前端。后面才形成产品,不过即使全是环保材料,也是消耗资源的。大家不能以环保材料为借口,就可以暴殄天物和消费一切。
刘新教授设计团队
外卖饮料杯生命周期测算与传播设计
设计:刘新、钟芳、黄孙杰、夏南等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用其它策略,比如模块化设计或可以升级的,好维护的,让产品更耐久的,可以重复使用的。到材料层面可以循环再生,到最后什么都不行了,也不一定填埋,可以 recover ,就是回收它的能量。当然回收能量也是比较浪费的,只是把它变成了热能或者其它。所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设计师有意愿,然后了解这些策略,再去实践。
我是希望看到年轻人有各种各样实践,有非物质的,服务的,也有探索材料的,还有中间的各种策略,就是琳琅满目,有各种的可能性吧。我们对未来的那种 vision, 就是你想未来该是什么样,你有各种的愿景,把那些愿景投入到你的设计里。
刘新教授指导的学生作品
基于甲壳素材料的设计研究
设计:黄孙杰
07
刘教授:严格意义上说现在没有什么可持续设计,我们只是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做一些尝试和探索。
拿一个比较近的说吧,其实共享单车是一个挺好的例子,尽管共享单车有很多人诟病它或者说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但是这种方式就是我们”使用不一定拥有“,绝对是未来可持续设计的发展方向。
图片源于网络
因为我们人口基数这么大,资源是有限的,如果都像美式电视剧的那种生活,大量的一次性的产品,夏天要穿的很厚,因为空调可能就20多度。冬天恨不得屋里就穿一背心,这种生活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非常消耗型的。
刘新教授设计团队
旅游景区通用型生态厕所设计
设计:刘新、武洲、梁骥、郗小超
我们如果沿着这条路发展,绝对是一个误区。所以共享这事儿其实我觉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点。不仅对于中国来说,未来对于全世界来说,我们还是要分享资源,共享资源。
不仅是共享单车,我们其他的资源,包括人的技能都可以共享,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可持续设计领域。
技能共享,这个可以展开聊一聊。
刘新教授设计团队
社区花园参与式设计
在清华里边有一个照澜院,住着很多退休老教授,住的地儿都是那种小平房,我们曾经上课就带着同学去跟他们交流访问,他们会聊一些学校对他们的照顾,给我们很多反馈,谈了很多。
最后发现他们最想干的是什么,她们是教周围卖菜大叔家孩子的英语,因为老人英语特别好。跟周围卖菜的邻居们聊天,他家孩子想学东西,老人说我来教你吧!包括还有一些其它学科退休的老教授。
刘新教授设计团队
社区花园参与式设计
就是这么好的资源,好像给忘了,而且他们经历知识都很丰富。我说的这个资源没有任何贬义,就是说他们是财富,包括我刚才说的物质财富,都是财富。我们怎么能够善用这些,而不是简单的挖掘挖掘,我觉得这个也是社会可持续的一部分。
2022SDS可持续设计峰会刘新教授演讲中
08
刘教授:我期待一种多样化的探索。对于可持续设计来说,目前是一个真是非常好的契机。我读博的时候,论文就是跟这个相关,我是2003年在做可持续的相关研究。
那时候很少人知道什么叫可持续,你说绿色还略微懂一点,但也不是特别理解,因为整个社会的需求和问题还不是这个,或者说还潜在着,没有爆发。
刘新教授指导的学生作品
分布式的制水净水设备研究与设计
设计师:黎书
那么今天所有问题都变得非常明显,所以对设计师来说都不用谁号召他,整个趋势就是这样的。
而且现在很多企业家也不一样了,当年我们服务的都是一代企业家,就让你抄一国外东西,别抄太像了。不像了还不行,不像了他也不敢卖。
到今天的企业家都二代三代四代企业家,有的都是在国外读完了 MBA 大多是非常有知识或者视野很宽的人,有时候你设计师反而没他见识广,他就想要一个又环保又能卖钱的东西。
刘新教授设计团队
建筑工地小便桶设计
设计:刘新、武洲、张建廷、夏南、粱骥
设计师发现我就会画点效果图,就会抄一别人东西那就不行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时代的发展,产业政策对于设计师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要抓住这个机会去探索,我希望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关注可持续,投入精力去做实验吧。
— END —
小小心意,大大鼓励
本文章版权归 工业设计 所有,禁止匿名转载及个人使用,任何商业用途均需联系原作者。
举报
有计划的废止要转移战场了!
可持续发展谈的都是未来,资本很少看的这么远,没有资本注入很难发展
公共区域的设计避免不了破窗效应,结局就是被破坏
我们上学时叫生态设计(eco design),不过说实话很少人能参与这种项目吧!跟政府联系的比较紧密应该
可持续设计
见解独到
666
经典的才是奢侈品
学习
卫生间的设计真不错,男孩子小便池多一些